中小企診斷案例之 澳青回流開金工室 冀傳藝創品牌

金屬與手作結合創造出不同首飾、工藝品,但對技術有一定要求。黎詠恩分別在意大利、台灣修讀當代珠寶設計和金屬工藝,開設工作室是她人生清單中的一項目標。疫情下,黎詠恩回流澳門,發現本澳有關金工的店舖、工作室少之又少,故年初設立微光研習室,分享金工體驗,並教授更多金屬工藝的技術,讓人們可盡情創作更多心儀首飾、藝術品。

動手打造個性飾品

珠寶可以是一件“行走的藝術品”,其可表達自身的創作理念,同時又充滿吸引力,這是吸引她修讀當代珠寶設計課程的原因;金工全稱是金屬工藝,主要內容是掌握不同貴金屬工藝技法,真正通過動手打造出自己的飾品、物品。她樂見本澳文創類型不斷豐富,手作漸普及,但飾品類型多停留在簡單“穿珠”階段,金工通過不同技法,並利用銀、黃銅金屬配件可有更多玩法、變化,甚至是一系列的飾品,除了是手作人,更可以成為設計師、創作者。

雙線經營收入不穩

現時工作室主要業務是接個人定製訂單、飾物零售,以及開設體驗班。她稱由於網購是主流,有將體驗班放在線上平台宣傳,方便顧客下單,成效不俗;亦正計劃創作更多飾品在線上售賣。上月,工作室搬遷至地舖,目的是方便顧客到店體驗,體驗班定價合理,一隻戒指收費五百元、一對手鐲一千多元,若有想法想做複雜款式則視乎複雜程度。推行體驗班以來,店舖收支平衡,但收入並不穩定。

黎詠恩坦言,一人工作室考驗是要應付大量工作,一方面體驗班耗時;另一方面自己設計的首飾欲打造成品牌需提高生產力,並要尋求量產;在營運店舖過程中,需要更多商業思維,創作與經營要平衡,並不容易。

澳尋合伙人不容易

本澳創業環境相較外地未如理想,參考台灣,租金低且複合式經營盛行,可通過組合不同類型創作者在一個店舖或空間內發揮所長,能共同分攤風險;此外,產業鏈完善、尋找合伙人較容易。反觀本澳租金高、市場細,若是小本經營或創作者,幾乎所有收入都貢獻在租金上,甚至要做副業來幫補;再者,在本澳找工廠、金工師傅、合伙人等都有難度。

不過,金工在澳門屬於小眾,是新事物仍有發掘市場的機會,故希望努力嘗試,並堅持下去。未來計劃繼續努力推廣金工體驗班,亦有計劃開展教育中心。另外,創造更多不同款式產品,打造品牌,通過飾品、實物增加更多人對金工、金工設計的興趣。

經營三問:

    1、體驗班往教育中心轉型有何建議?

    2、如何更廣泛普及金工,增加年輕人的興趣?

    3、體驗班時間成本高,如何增加穩定收入平衡開支?

青企:規劃好能盈利人數班數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建議:首先店主要規劃好能達到盈利的每班人數,每日或周班數、每人收費等,跟着就向目標進發。一旦未能盈利,就要調整課程的價錢或每班人數,或開發一些售賣性產品來增加收入。

店主除了金工類的首飾設計教學和產品外,還應利用自身技術來開發一些工業用或應用性更強的產品來增加收入,例如除了單純的首飾,還可設計一些電話或其他必要電子產品的配飾或配件,來擴大產品系列和收入範圍。

第二,如何讓更多人對金工設計或製作有興趣?這應由行業商會或相關的文化團體來推動,因為推動一個興趣或文化需要投入的資源,不是一個初創的企業能夠做得到,所以店主要調整思維,企業必須要能夠生存或有盈利,才能夠推動整個文化或產業的發展。

中銀中小企:普及金工  打造品牌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建議,案例企業轉型至教學形式時可適當增加人數,能獲較大效益。

與教育機構合辦關於珠寶設計及金屬工藝等課程,一方面借助教育機構平台,增加居民對金工等了解,提升興趣。同時突出宣傳工作室可體驗金工製作,親手打造飾物、工藝品等。除借助社交媒體宣傳外,亦可加盟為銀行信用卡優惠商戶,藉提供優惠吸引潛在客戶群。在推廣企業品牌上,用差異化元素吸引潛在客戶群。

現時客戶主要收入渠道為體驗班、門店及網上零售,體驗班對時間、場地及人力需求較大,而零售方面則對銷售渠道需求較大。建議租用本澳共享空間開展體驗班,面積較大,租金壓力亦相對減少。

零售方面,也可參與本地藝墟等攤展活動,能增加本地知名度和銷售渠道。

生產力:思考建立個人品牌

生產力中心表示,近年市場出現不同類型手作工作坊,經營者宜思考建立個人品牌,透過具代表性設計系列,令消費者聯想起品牌的獨特個性,而不單是一家工作坊。

金工手作體驗屬“情感型”消費,對顧客來説帶有紀念意義、儀式感、成就感,又或能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情感型”消費很適合進行社群分享,故建議在社交媒體上加强“內容營銷”,經營者可多分享自身的作品及背後故事,亦可考慮採用“顧客”為主角,以他們的真實經驗作為故事來源,令大眾對品牌產生較深認同感,並引發潛在消費。

要拓展工作坊業務,首要加強與不同顧客群體互動溝通,更好了解不同的需要,從而設計出適合的體驗班。要增加品牌曝光率及收入來源,可主動向學校、社團或企業建議,為它們的成員度身訂造活動。此外可考慮與咖啡店、甜品店等商店合作進行複合式推廣活動。

學者:加強體驗教學與推廣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建議:

通過體驗班推廣並創收:持續開辦體驗興趣班,做好顧客關係管理,有助於推廣品牌知名度、開發潛在客戶、並於疫情期間獲得收入。現階段不鼓勵升級成為教育中心,因為業主人力有限,教育中心經營難度與複雜程度也會提高。

尋求其他市場發展機會:建議合適時間,可考慮轉移主營陣地,嘗試在大灣區鄰近城市甚至外地尋求更適合的市場或機會。

做好大眾推廣與顧客訂製市場:建議發揮精準營銷,針對“客戶私人訂製市場”和“網上零售市場”,加強網路和巴士宣傳,讓更多澳門民眾認識品牌,更有利於推廣合適產品。如根據顧客需求以私人訂製方式較容易進入中高價市場(賺利潤),也能獲得較高的顧客滿意度、忠誠度,及產品銷售利潤。網路銷售現成產品則有助於打破區域限制,獲得更多銷售量與推廣機會(賺市場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