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診斷案例之 花店聯乘咖啡蛋糕  減風險增收

鮮花用途廣泛,更重要是傳遞快樂訊息,亦是花紋(Flowerman)開業的目的之一。該店老闆高蔣澤表示,高中畢業時,同學們手捧多款花束,便認為花束市場大有可為,令其萌生開業念頭。但資本有限,唯有從網店開始,累積四年經驗與資金,今年開設地舖,與休閒類的咖啡、蛋糕結合,減低經營風險。希望明年能於氹仔開設分店,繼而冀各區都有其分店。

網店起步終開實店

花紋負責人高蔣澤表示,一八年高中畢業時已看好花市,尤其是畢業花,更於當時開始做市場調查、網上搜集資料,發現花店成本與風險都較其他行業低。不過,“一個高中生,資本有多少?”他亦坦言不願勞煩家人出資,便把自身的獎學金、體育類開班教學所賺的積攢下來,一八年開設網店,由家做起;一九年租了氹仔貨倉,不過環境不如理想,邊做邊覓新地點;二○年在朋友的工作室工作,到了二一年租了工廈舖,地方有了,但人流始終不如預期。二二年,有了開業四年經驗與資本下,終在荷蘭園大馬路開設了地舖。

談到四年來的經營難題時,他稱首遇的困難是生意不穩定。旺季時,“生意多到做唔切”;淡季時,“冇生意到得人驚”。當時迷惘過,不知如何持續下去,思前想後,何不利用花的美,裝飾生日蛋糕、場地等副產品來“拉上補下”,解決收入不穩的問題。直至開設地舖時,更聯乘了咖啡,因咖啡文化已深入民心,不論是成人抑或學生,也愛品嘗。

咖啡引客銷花售糕

重點是咖啡飲料可起引流作用。倘店舖只做花店,平日不會有太多人入店觀看,更不會知道其店所賣的產品。 反之藉着店員沖調咖啡時,顧客停留期間可觀賞店中花,店員也可藉機推廣各式各樣花束,起廣告效應。隨着咖啡的到來,店舖也增設蛋糕類別,為顧客於喜慶節日時提供“一站式”服務。現時店舖有蛋糕、咖啡、鮮花、婚慶佈置等。

生意走上正軌,又迎來第二個難題:請人難。本地員工起薪點高。但要將生意發大,也只能“硬着頭皮”請人,起初會賺少了,但隨着員工熟習和打好關係後,合二人之力接好訂單,生意也越做越好,現時團隊增至五人。

店不需大以量為主

於收支平衡方面,他認為沒有太大困難,一路以來都是按自己的能力來開拓,由成本較低的屋企到貨倉,再到工業大廈……。更坦言客源要由自己開拓,曾逐家博企、酒店叩門推廣花藝,現時有與他們合作,佈置場地等。未來,他希望能開設更多分店,但店面不會越做越大間,反而希望越做越細,以店舖的量為主。有計劃明年氹仔開第一間分店,逐步“複製”至各區,甚至走進灣區。

    經營三問:

    一、店舖適合以加盟形式開分店嗎?

    二、店舖在花束、咖啡、蛋糕的基礎上,能再結合什麼發展嗎?

    三、店舖未來續走多元路線,還是單一發展?

青企:首要爭取更多商務客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案例企業已有若干年經驗,但未來經營也不容樂觀。    

首先這個行業請人不易,人工不算高,而且流動性也較大,所以除零售外,首要爭取更多的商務客戶,這樣可保證營業額和資金流動;在零售宣傳時也可借助商業客戶的經驗來提高知名度。第一個問題提到未來以加盟形式開分店,建議先自行開若干店鋪,以發掘自身品牌的優勢,之後才慢慢開發加盟。雖然加盟可以快速成長,但同事間也較難管理,建議可先在有合作的博企或酒店開設咖啡店式的花店,形象會比較好。第二,花店、咖啡、蛋糕組合是拼合得上的,未來要結合其他產業可以在一些簡單藝術品零售,來增加整個店舖的品牌性。

第三,未來多元產業發展是必然的選擇,除非現在某一項如花或咖啡做得非常精,否則很容易被複製和取代。

中銀中小企:一站式服務能引客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對三問回應如下:

1. 以加盟店形式開分店不太適合,因為現時本澳未有品牌較大型成熟的花店,規模都較小型,不需要加盟其他品牌。倒不如做強自身,多於社交媒體宣傳。另線下多與酒店或設計公司合作等,增加客源。個案企業現時未有自己的特色產品,應想好自己可以獨特的地方,做好自己的品牌。

2.花的副產品製作零售,例如永生花、香水精油、花茶包、乾花飾品等。

 3.澳門市場來說,多元比單一較好,但多元之餘要有關聯性,不可以太跳脫,以避免令經營複雜化,令質素下降。因花店主要以質素為主吸引客戶,如果一次消費者體驗不好,難有回頭客。同時切合現代人生活方式,如果一間店可以做到一站式服務,如會展、婚宴活動等,一店可包辦場地佈置、蛋糕、餐飲等,可更加吸引客源。

生產力:深挖聯承潛力

生產力中心表示,經營者宜進一步深挖聯承花店及外帶咖啡/蛋糕的潛力,令這些商品能互相 “增值”,打造出招牌商品或消費體驗,發揮複合式經營“1+1>2”之效果。如在咖啡及蛋糕中加入食用花卉元素,令消費者在味覺、嗅覺、視覺上更豐富;又或設計一些小花束連咖啡/蛋糕的套裝商品。

當計劃開分店時,要評估除成本、人資及物資配送外,要思考如何實現商品、服務、門店營運、人員培訓、食品安全等標準化。標準化運作有助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可避免“開一家店賺錢,多開幾家店就蝕錢”的狀況,亦能確保消費者體驗的一致性。

至於是否適合採用加盟方式擴張,建議經營者應先累積直接營運不少於三家門店的成功經驗,讓品牌管理及標準化運作達至一定成熟程度,才再作考慮。因這涉及衡量直營連鎖及加盟連鎖的利與弊,以及如何建立一個連鎖加盟管理系統。

學者:穩步擴張增加營收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有以下建議:

(1) 澳門零售市場持續加強:如想加強本地業務拓展,建議在擴張前,一定要先精算運營成本和人力資源,若有充足支持,可考慮加開細舖分店,增加知名度與銷售量,但條件是營收要能有顯著增加。

(2) 商業市場值得開發:加強推廣到酒店、博企、會展和商業機構的商業市場,爭取簽訂固定供貨與服務合約,有助於穩定業務並擴大營收。大部分的花店都要有多元客源才容易生存,對於B2B(商業對商業)以及B2C(商業對顧客)兩方面都有業務,是比較穩陣的方式。

(3) 滿足一定條件後可採用加盟方式:在品牌知名度更高、收入更穩定之後,可以考慮開放員工合作加盟,一來可以擴大影響力和市場營收,二來可通過加盟方式留住員工,共同努力。未來在澳門甚至灣區開放加盟合作有助創造規模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