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抱石館百萬搬街舖 冀拓冷門運動

疫下生活沉悶,很多人以運動紓壓,其中攀石和抱石的驚險刺激,不少人躍躍欲試。並因運動攀登更首次亮相東京奧運會,掀起攀石、抱石熱潮。經營室內抱石館的Solution Climbing GYM開業至今三年,合伙人之一曾文諾稱,早前斥資百萬元,由巷舖搬到當街舖,希望為這項冷門課程“持續加溫”,讓更多大小朋友認識攀石、抱石對身心健康的好處。

Solution Climbing GYM(登峰教育中心)由七人合資開設。曾文諾稱,剛過去的兩年,位於後巷開舖,人流少且樓底不高,不利發展。如今新舖樓高四米,比舊舖高一米,澳門很少地舖能有這個高度。開業資金也比舊舖高出三倍,達百萬元。

試玩過後堅持不多

該店開業以來,遇到不少問題。儘管近年攀石、抱石有奧運加持下,在澳掀起熱潮,但它始終是冷門課,所謂的熱潮可能是“一堂課”,甚至是“試堂”、“租個場玩一下”,真正持久學下去的人不多,加上澳門人口基數少,“要試的、要玩的可能已在舊舖玩完”。如何留客甚至是開拓新客,正是新舖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曾想過推限時優惠、稍微調低價格,但畢竟這邊舖租貴,“可能顧客開心幾個月,店舖就捱唔住了”。加上澳門攀石教練人數少,想增聘人手開班亦難,店舖自身人員也是兼職任教的,一定程度窒礙了店舖的發展。再者,舊舖亦試過聘請網紅宣傳,但效益不顯著。

雙線發展大小市場

現時新舖正積極開拓兒童市場,過去舊舖只有暑假才會開展的。不過,家長們對攀石、抱石始終有一種刻板印象──“驚、危險”,寧願讓小朋友學彈琴、跳舞,也不願學攀石、抱石。事實上,攀石、抱石可加強小朋友的小手肌、平衡力和四肢協調,甚至專注力都有明顯幫助。

新舖開業宗旨是“雙線發展”,即有大小朋友市場,但現時成人市場又“回歸”上述問題了——“要試的、要玩的可能已在舊舖玩完”,如何增加成人客源,正不斷研究,其中是抱石路線,舊舖一月換一次,新舖一周一次,令參與者保持新鮮感;以及多與團體合作,讓更多人了解攀石、抱石的好處。

新舖開業三個月,難料何時能回本,除了客源宣傳問題,現時健身娛樂場更多了疫情這一項不確定性因素,隨時要被迫暫停營業。但也希望能如舊舖一樣年半至兩年能回本,即租約完結前。

本報記者  駱偉玲

經營三問:

一、如何消除顧客對攀石“危險”的印象?

二、開業三年,回頭客不高,怎可留客?

三、如何利用岩館平日上午時段,減輕租金成本?

青企:多辦比賽引客訓練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澳門人口基數少,開展冷門生意不容易,今期個案由小舖搬大舖成本上升,但客源未必能夠同步上升,很多時熱潮一閃即逝,要培養好年輕人或消費者對於某種運動的熱誠和興趣實不容易。不要抱着一間店舖能帶起整個城市的運動氛圍,要整體大環境配合。

攀石和抱石運動屬於小眾,因場地關係很多時要有規模的教育機構才能配備到相關設備,變成有興趣的小眾已經可以在大專院校或學校內享用到這種設備,一般消費者可能只是一次消費,要持續只有不斷宣傳推廣;如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比賽,吸引客戶利用場地作訓練而成常客。另外,觀念問題,這項活動的安全措施非常充足,但如何宣傳到客戶心中則需不斷推廣。

場地除可租借給學校外,其他空檔時段也可和其他運動的教練合作開班,盡量利用好場地,既可增加營業額,還可降低整體成本。

中銀中小企:出租場地增使用率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建議:在宣傳包裝方面,可針對攀岩運動的好處進行宣傳,可拍攝視頻講解,讓沒接觸過這項運動的人有初步認識,減少誤解。再者可與其他較刺激的運動項目合作互相推廣,如與滑板活動機構合作等,因為喜歡刺激運動的人群相對接受程度會高一點,這樣可在有針對性的人群中推廣,提高成功率。

在提高回頭客轉化方面,體驗過有興趣的客人,可能會因場地較單一多玩了幾次後趣味減弱。在提高新鮮感方面可和其他大灣區或者澳門戶外合適的場地合作,定期有走出去的活動課程,這些課程還可另外收費,也給熟客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岩館的經營可和一些教練或活動組織機構合作,作場地租賃,自由職業的教練可以自己租場進行教學,提高場地的使用效能。

生產力:二次光顧免費以引客

生產力中心表示,攀石、抱石運動在澳屬冷門,因大部分人認識不深,才有危險、高體能門檻等誤解。因此,宣傳推廣要從攀石、抱石的最基本知識開始。銷售人員須具備較深的專業知識,能講解運動的歷史、現狀、特色等,提高人們對運動的興趣和消除誤解。另外,鎖定目標客群宣傳,如家庭、學生和上班族。

新客回頭率不高,建議採取第一次光顧、第二次免費或類似的形式,吸引新客玩多一兩次。同時,新客光顧完後,可問其體驗和意見,有需要可加以改善。此外,利用好會員制,除提供折扣優惠、生日送禮外,更重要和會員保持聯繫、增進感情,如當某一會員很久沒光顧,可用電郵或短訊問候,順便介紹新設施、新路線等。

早上時段場地利用率不高,建議舉辦和抱石有關的親子、學生或成人課程等,或推免費試玩活動。參加者有望日後轉化為顧客,對核心業務有幫助。

學者:適度轉型擁抱更大市場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對案例企業提出建議:

一、轉型為綜合健身競技空間:引進除攀岩和抱石外的其他運動項目,如健身器械、拳擊有氧、賽車遊戲機等項目,可吸引其他運動市場的消費者前往,藉此推廣攀岩與抱石運動。

二、開發團建與體適能訂製市場:轉型為綜合健身空間,有機會開發團體建設與體適能市場,將攀岩活動變為團建或體適能整體項目的一部分,有機會打開市場,尤其可針對企業、學校、社團等,設計訂製化的包班體驗課程。

三、舉辦主題競賽,廣邀大灣區發燒友參加:共同炒熱市場,創造聲勢,增加攀岩活動的知名度。有競爭、有獎項才較易凝聚能量和熱情。等人數足夠多時,才有機會分成專業課程搭配大眾課程的雙線市場。未來如果有機會,還是應該走進灣區,才有機會擁抱更大的市場,獲得更高收益。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28/content_1586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