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斥七位數 引進台灣炸雞品牌

炸雞食品備受居民歡迎,酥脆可口成為不少聚餐活動、宵夜的桌上選。考慮到疫下居民難外遊品嘗美食,胖老爹炸雞店負責人蔡穎標決定引進台灣的美式炸雞品牌,共投資七位數開店,現已拓展至兩家店舖,基本達到收支平衡。期待疫情過後,能夠逐步拓展業務,在澳開設更多分店,為本澳增加就業崗位。

蔡穎標表示,疫下外出旅行限制較多,卻又想念在台灣旅行時所品嘗的炸雞味道,便決定把台灣連鎖美式炸雞店“胖老爹”品牌及技術引進澳門。經過一段時間籌備,首家店舖在二一年於氹仔區設立,主要以外賣為主。隨着業務穩定,經考量後於今年在黑沙環開設第二家分店,該店除提供外賣服務,還支持客人堂食。

店舖設多個打卡點

炸雞受大人小孩喜愛,目前店舖客源多數來自親子家庭及年輕居民。因應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小食店林立,故希望打造一家讓人耳目一新的炸雞店。黑沙環分店除保留品牌固有元素外,店舖裝修主打美式復古風格,搭配插畫、霓虹燈等裝飾品,並設有多個特色打卡點,務求打造一個時尚、舒適的堂食空間,安坐店內品嘗美食。

該炸雞店追求新鮮口味,堅持現點現炸原則,大部分原材料均由台灣進口,嚴格監管食物品質,務求讓澳門居民也能吃到汁多肉嫩的炸雞。時下餐飲業競爭激烈,除炸雞外,店舖還計劃推出自家研發的主食,如漢堡、意粉和沙律等,搭配手搖飲品和台灣小食,冀為客人提供多樣選擇,提高店舖競爭力。

經營受壓從未裁員

蔡穎標指出,因開業期間正值疫情高峰期,但大部分原材料均需從台灣進口,物流運輸及倉儲成本高漲,同時炸雞用油亦漲價約四成,經營成本不斷飆升。加上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澳門無法置身事外,現時本地經濟下行,失業率攀升,居民消費能力大降。此外,本澳博彩旅遊業復甦緩慢,尤其氹仔分店生意大不如前,對中小微企影響甚大。目前兩店舖約有二十名員工,雖經營舉步維艱,但店舖堅持社會責任,從未裁員。

他希望未來不斷研發創新食品,為客人帶來更多新鮮體驗。同時待疫情穩定後,在本澳逐步拓展業務,如在民生區開設更多分店,讓不同區域的居民可以更方便品嘗來自台灣的美式炸雞。亦希望透過開設分店,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盡企業社會責任

經營三問:

1、如何節省成本,降低經營壓力?

2、怎樣提升自身競爭力?

3、未來拓展業務需注意哪些要素?

青企:推本地獨有口味產品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炸雞店在澳門非常流行,尤以台式和韓式為主,這幾年外賣平台盛行,也多了炸雞外賣店。今期的個案由台灣引入,同時經營外賣店和堂食店,選址氹仔和澳門,都是重點的民生區,疫情期間也會有一定的人流,所以現階段應要做好網上宣傳,讓其他跨區客人更認識店舖或外賣消費。

在業務經營和運作上,估計業務是以特許經營模式引進澳門,所以運作上應該暢順,未來可以建議一些本地獨有的口味產品,增加店舖獨特性。

拓展業務方面,澳門市場細,即使疫後遊客恢復,同一品牌店舖兩到三間已足夠。所以未來拓展上建議引入更多不同的品牌來澳,擴大整個飲食集團,這樣後勤部門的運作成本更有競爭力,引入不同品牌亦可避過品牌的潮流周期。

中銀中小企:製作過程減浪費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案例企業為連鎖加盟店,食材及原料採購有規定,入貨可節流的可能性較低,但可從員工製作及生產食物的流程加強訓練,減少浪費。對包裝盒或紙可大量入貨,以取得較低入貨價及減少運輸成本。

除維護好食物質素及服務水平,可建立專屬粉絲,籠絡忠實客戶、分享有禮、粉絲專享新品試食會或者加入中銀秒殺星期四等推廣活動,增加在澳知名度,可引用其相關食評多做推廣、吸引目標客戶關注。

未來會在澳開更多分店,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除對食物質素有要求,對服務要求更深,所以員工培育亦是大挑戰。

要培養觀察力與高EQ、對客戶需求瞭如指掌;增強團體合作、時間配置能力(尤其在尖峰時段減少顧客等待時間),同時,員工培養及公關訓練亦重要。

生產力:疫下重視線上經營

生產力中心對個案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重視外賣板塊經營。疫下堂食未恢復前,要快速變陣,暫把精力放在線上銷售,維持店舖能見度和生意額。無論是透過外賣平台、會員群組、自媒體等,積極保持在同一品類賽道競爭力。如推留家抗疫優惠套餐、限定群組優惠等,短期內先引流、拓客源,做好口碑,維持收入保住企業元氣,待日後疫情穩定再作發展。

二是為品牌建立鮮明線上形象。炸雞較受年青消費者、外食族歡迎,可針對目標客群做好定位,善用社交媒體確立品牌擬人化形象,或以“小編”身份和顧客線上互動﹔推出平台限定、節日限定優惠,或與手搖飲品店等聯乘,以新鮮感吸引更多年青客群消費,有利備貨及成本控制。

三是利用淡季時段為員工進行餐飲經營的各項內部培訓,提升服務標準,以令企業在對外服務及維持食物質量上達良好一致性。

學者:疫下防禦節約成本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建議如下:

(一)調整員工配置節約成本:疫下收入大減,建議和員工商量,調整薪水或崗位。或讓部分人力支援外賣與外送。或讓部分員工報讀“帶津培訓”提升能力,減少人事開支。

(二)適當使用本地食材降低成本:適當加入適合油炸或氣炸的材料做為新產品或配菜,如豆腐乾、豬血糕等,拓展產品線,節約成本,甚至增銷。

(三)疫下推優惠外賣方案應對:疫情升高,已停止所有堂食,僅供外賣。建議優化外賣外送系統,推出外賣優惠套餐,配合暑假檔期與電消,維持基本業務量,甚至通過特別價格優惠,開拓新市場。

(四)持續向政府反映經營情況:疫情反覆,市場縮小,不知何時落幕,導致許多商家心累。建議通過合法合理渠道,向特區政府反映經營實際困難,並提出可能的協助方案。有助政府精準援助中小企。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6/13/content_1603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