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攝影師北漂回澳創業 主攻婚攝

攝影師北漂回澳創業  主攻婚攝

近年居民對婚禮拍攝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九○後青年到上海工作後,於二○年新冠疫情後回流澳門創辦WingSio Studio,業務除婚慶活動拍攝外,還承接商業活動拍攝等。經逾年半發展,漸具知名度,每月預訂理想,未來有意進駐橫琴深合區,開發大灣區內地市場。

“北漂”積寶貴經驗

WingSio Studio由總監蕭嘉晉、首席攝影師陳嘉寧於二○年中在澳門成立,及後市場經理曾國威加入成為股東,三人互有分工、共同營運工作室。

蕭嘉晉表示,一六年在台灣高等院校畢業後,便隻身到北京工作,體驗“北漂”生活,過程雖然辛苦,但收穫豐富。工作八個月,得到上海知名攝影機構的工作機會,遂轉到上海發展,開展事業新篇章。在上海工作的第一年,主要負責雜誌攝影,第二年開始負責海外婚禮拍攝,因持澳門特區護照前往歐盟多國毋須簽證,工作調動較為靈活,故經常被派到歐洲進行婚攝工作,最多的一年飛行逾二百次,最長在歐洲停留兩個月,有一次更與老闆共同參與某內地知名女星於歐洲舉辦的婚禮拍攝活動,累積不少寶貴經驗,也了解內地顧客對婚慶活動的要求,對婚慶拍攝有新的體會及認識。

蕭嘉晉在上海工作兩年多後,與拍檔陳嘉寧在當地合資創業。他們表示,創業期間,曾為知名互聯網企業拍攝手機短視頻廣告,並有意開拓前往其他地區的婚攝活動,但不久後便遇上新冠疫情大爆發,期間碰到不少困難。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便於二○年初回到澳門,合資數十萬於年中正式成立攝影工作室,因澳門、上海兩地的居民消費習慣、模式、能力不同,故回澳創業等於重新開始。

上海消費者捨得花錢,婚攝、活動慶典豪擲數十萬,對婚慶活動的要求較為講究,且容易接受新風格;本澳消費者有消費力,但仍需時間接受新的拍攝風格,如偏向時尚雜誌風的婚攝風格等。經過持之以恆的嘗試及努力,消費者逐漸接受不同的風格。

擬拓灣區首選橫琴

曾國威表示,工作室最初未建立知名度,故要時間宣傳、累積客源。經過逾年半的推廣,本澳消費者逐漸認識工作室的優點及特色,生意漸見起色,每月預約滿額,除了婚慶活動,也有承接商業活動。展望未來,除繼續做好澳門市場,開拓多元服務外,也有留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橫琴是首選,因有稅務優惠等,更可以連接珠海、中山等新市場。

蕭嘉晉指出,疫情下,居民無法自由出外,較多留澳或到內地拍攝,希望在澳門以不一樣的拍攝風格,拍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不停探索新方向,帶給顧客新元素、新風格。此外,工作室也與內地婚攝公司合作,為內地來澳的新人提供拍攝等支援服務。

本報記者  黃思僑

經營三問:

1、攝影工作室怎樣建立名氣及知名度?

2、如何讓消費者嘗試新的拍攝風格?

3、灣區競爭大,拓展市場有何建議?

青企:多開拓公司客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個案的主要優勢是有整個大中華的生活和工作經驗,了解到各地客戶的要求差異。

首先,建立知名度方面,應在宣傳上多標榜過往在北京、上海的工作經驗,並把以往的作品展示給澳門客戶看,讓其知道與其他影樓的分別。

其次,互相介紹和推薦內地客戶來澳和推薦本地客戶到內地拍攝也是工作優勢之一。因為北方在消費模式和南方有很大分別,所以未來除個人客戶外,還應多接觸公司客戶,如幫助公司拍攝宣傳照片和影片等,以加大客戶群來彌補每單消費額下降。

案例企業未來應重點把業務放到整個大灣區內,尤其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重點城市,因為居民消費能力較強,這些城市未來有大量的海歸回國,消費力和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較強;在進入大灣區後,可把後勤放到有稅務優惠的如橫琴等地。

中銀中小企:提供以熟帶新優惠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案例攝影工作室經半年推廣,積累了知名度。可考慮進一步通過新媒體及熟客介紹新客等推廣。適婚年齡的人群通常會在朋友間互相推薦,如果拍攝效果好,加上有以熟帶新的優惠,則可以更有效的推動熟客介紹新客。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會在網上做攻略,如fb、小紅書等,可以多發一點案例在上面推廣。

新的拍攝風格最好用已有的案例作參考,顧客看到拍攝效果好,自然會想嘗試。

大灣區市場廣闊,可先了解不同城市的消費特點,佛山、中山這些城市的年輕人和家庭會較願意在婚禮上花錢,且婚禮行業的婚慶、攝影、攝像、化妝等供應商之間也會有不同的合作和互相推薦。建議先了解清楚想拓展城市的婚禮行業特點,以及辦婚禮的花費等綜合因素,明確後才開始推廣。

生產力:建立個性化“標籤”

生產力中心表示,一家新創攝影工作室要鞏固市場地位,除專注攝影技術和風格外,還要專注品牌的建立及經營。

先要為品牌定位,賦予它個性化“標籤”(例如是融合澳門地標風貌的婚慶和家庭紀念照、個人/商業形象照、產品宣傳照等),重點需有能耐把這“標籤”做到極致,讓目標客戶可牢牢記住,而競爭者不易模仿。

在品牌經營上,要思考如何能讓客戶“相信”攝影師具專業能力,能拍出“客戶想要的感覺”。 經營者可把作品上載到社交媒體專頁,讓讀者點讚和分享,並加强“内容營銷”。

“内容營銷”除上載“作品集”,可考慮增添“部落格筆記”。介紹作品理念、分享攝影案例和攝影器材開箱等專業知識,以至與客戶在拍攝過程中的日常點滴。當品牌擁有個性化標籤,再透過有效的線上宣傳及流量管理,便能增加粉絲量和黏合度,形成更大的品牌影響力。

學者:名人效應+北上增收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建議:

一、通過名人效應建立名氣及知名度:多強調過去成功案例,尤其是名人委託攝影的案例,有助提高消費者信心和價格優勢。初步可以鎖定專業重點人群,如澳門的名人、表演工作者,以及港台與內地的明星、藝人、網紅或知名人士。通過對他們提供專業攝影服務,然後從網路上和消費者分享,有機會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良性口碑宣傳。

二、宜多往內地大城市與灣區拓展業務:多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拓展業務,內地大城市較接受新風格,就應順勢而為,多往這些地方跑。留守澳門,也可考慮拓展大灣區鄰近城市業務。建議先在橫琴設點開業,響應政策還有補助,然後拓展到珠海、中山等地。更好的選擇是之後擴展到廣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目前為內地來澳的新人提供拍攝支援服務,屬於拉進來的良好作法。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14/content_1576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