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養生飲品日產四千 半年收支平衡

都市人常外出用餐,飲食作息不定時,身體容易出現各種警號。有澳人看好養生飲品需求,創立“養生宮殿”品牌及廠房,製作多款真材實料的養生飲品,成功攻入餐飲市場。

“下火神器”、“假肥終結者”……每款飲品配有獨特稱號及圖片。澳門養生宮殿飲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子鍍介紹,留意到澳門餐廳對蔗汁、涼茶等多元飲品有需求,但有的涼茶沒有正式品牌、正規的生產,故創業初衷希望能打造正規養生飲料品牌,走年輕化的品牌。

現與二百餐廳合作

一六年設立公司及飲品廠房,主要熬製紅豆意米、紅棗海底椰、蘋果山楂、菊花馬蹄等飲品,每日可產四千支,有別於涼茶和手搖飲品,自家養生飲品用料天然,成份溫和有助緩解身體出現不同狀況,出品堅持使用過濾水、無防腐劑、無添加,每日落單配送到不同餐廳,讓商家“日日清貨”不囤積,過保質期則會主動回收,確保新鮮和大眾飲用安全。經過三年多的發展,銷量和種類有增加,同時,外包裝亦融入潮語和文化遺產圖片,現與二百家餐廳建立合作關係,旅客可透過飲品更多了解澳門的特色地方。

新競爭湧現衝擊大

本澳屬於不夜城,旅客到處覓食,加上多“輪更”上班族,夜宵盛行,對飲品有需求,在創業首半年已可做到收支平衡,印證市場潛力。疫下需求量下跌,銷量減少,坦言創業以來跌碰多次,但最大挑戰並非疫情,市面陸續有新經營品牌出現,有的是“無標籤”、“無廠房牌照”的產品,其“以本傷人”,對企業造成一定衝擊。他續指,自家飲品市場上建議商戶零售價不低於二十元,在正規廠房生產,租金、人工、物流成本相對高昂,難“鬥平”,面對市場種種競爭,坦言最終選擇權交由消費者,只能做好自家品質,他亦希望政府能加強對無牌飲品生產監管,商家、消費者在採購和選擇產品時,能有意識選擇有保證的飲料品牌,保障自身健康。

對市場前景有信心

談及前景,林子鍍指,即使手搖店成行成市,但仍堅信涼茶、養生飲料在澳門有需求且不會沒落。疫情啟發企業創新思維,有計劃未來加強品牌在澳知名度和曝光率,會拓展銷售渠道,設實體店以及進駐超市,同時,希望以“品牌”作為出發點,優化品牌形象,讓年輕人選擇產品時“想飲就飲”,並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經營三問:

1.如何加強宣傳和拓展客戶?

2.面臨惡性競爭,如何自處?

3.如何鞏固品牌形象,推動消費

習慣?

生產力:設門市網站增宣傳

生產力中心認為,知名度、銷售渠道、品牌形象相輔相成,個案企業須進一步加強品牌推廣。有兩建議:

一,設立零售門市。公司目前靠餐廳進行產品銷售,很難令品牌有足夠曝光率。設立門市可使產品直達消費者,有助擴大客群和獲得消費者的評價,有利產品改良和優化;實體店亦能起到宣傳作用。

二,設立專屬網站。作為有正規廠房和品牌的公司,專屬網站必不可少。專屬網站能更有系統地宣傳公司及產品,能把顧客從社交媒體引導到公司網站,助提高宣傳效果,增強客戶對公司信心。

東主所指出的來自“無標籤”、“無廠房牌照”的產品,這些產品應是以低價競爭,個案走高品質路線,有一定差異性。如想進一步增強競爭優勢,可考慮考取國際認證。如有需要可諮詢生產力中心標準、管理及培訓考試部(電話:2878-1313)。

學者:強調合法經營品質保證

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對案例有四點建議:

(1)突出主要賣點:建議主打“合法經營”和“品質保證”兩賣點。目標消費者看重健康,而非價格,所以一定要突出自身優勢。並呼籲消費者不要亂喝來路不明的飲品。

(2)加強宣傳品牌特色:除靠熟客與口碑,在巴士、的士、手機APP等不同渠道,加強宣傳“合法經營”、“品質保證”、“想飲就飲”的特色。如強調“貴一點,但真材實料”這類宣傳特色。

(3)擴大合作夥伴數量,增營收降成本:除現有二百家餐廳合作,還要積極開發新顧客(合作商家),如補習社、健身房、瑜伽教室等重視健康和智力的市場。

(4)搭配相關產品銷售:疫情下可能會越來越多競爭者,可考慮搭配相關產品銷售,如推出“每日堅果”搭配養生飲料,拓展收益。

青企:改包裝吸引年輕人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個案有自己的廠房且已運作一段時間,生產流程應十分順暢,現在主要是增加市佔率和優化生產配送流程,降低成本。

首先,選擇客戶上現在基本選對,火鍋和宵夜店舖十分適合這類產品,近年不同地方的火鍋品牌在澳開業,變相加速個案的市場;不過要注意產品售價不低,未來要思考:怎樣不降低品質下,能降低成本;另外遇到無標籤和無廠房牌照的產品,應向有關部門投訴,讓當局加快處理。

在宣傳上,雖然價格很難和大品牌飲料比較,所以應着重產品的品質和健康用處,盡量和其他產品差異化處理,標榜健康功效,降低消費者價格敏感度。

為吸引年輕人購買,可開設零售點,但包裝應年輕化,讓年青客戶有消費的衝動。開店前可先嘗試多參與商場的一些快閃店活動,來試試消費者在沒有餐飲配套下的反應。

 中銀:與餐廳互相宣傳建品牌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個案企業主要客源為與餐廳合作的食客,業務已步入正軌,做到收支平衡。建議着力打造自身品牌。通過打造品牌,能產生更大附加價值,從而把同行的影響降低,讓消費者形成品牌忠誠度。

打造品牌方法很多:如參考年輕人喜歡的茶飲打造自身品牌店舖及IP、通過網絡宣傳、推出相關公眾號等。各類方式都需根據自身目標及投入資金確定。同時也可通過合作夥伴互相宣傳,如和合作的餐廳建立宣傳計劃等。

另可考慮和大企業合作,如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一直支持中小企發展,除資金融通和配套金融服務,亦提供機會與部分有較深往來及有潛力的中小企合作,為他們提供宣傳渠道及平台,例如微信優惠推送、銀行卡優惠等,做到與企業共同成長。建議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互信,有利企業發展。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01/18/content_1489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