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澳門新冠疫情緩和和及防疫常態化,9月新學年的開始,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學生雙雙回到校園,重回正常的生活軌道。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楊碩明表示在澳門,家長多為雙職,既要每天上班,同時也需要為平日就讀幼稚園及初小子女的接送放學、午膳等事情作安排,而普遍的家長會較為依賴外籍家傭、長輩或托管中心。礙於防疫關係外籍人士未能入境及《修改〈聘用外地僱員法〉》的生效,現在澳門市面外籍家傭難求,造成家長對托管中心有更大的需求。
近期,有家長投訴於學校午飯時,托管中心在帶返幼童回校途中走失,最終雖未做成悲劇,但澳門馬路熙來攘往,若幼童遺失在外,獨在街上遊蕩,容易險生意外。而這一事件也引起很多家長對托管中心監管事宜的關注。
事實上,若托管中心沒有經營補習業務無須向教青局申請牌照,而中心內托管之兒童若滿4歲,亦無須向社工局申請牌照,只須進行稅務登記就可營業。盡管托管中心持有教青局的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執照,相關執照要求亦只針對場所內的設備要求,未能涵蓋對於場所外學生往返學校途中的安全指引和監督。
教青局數年前已計劃修訂“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執照發出和監察制度”的法規,新修訂的法規建議把托管中心及接送中心納入監管的範圍,以更充分地保障學童的權益,但此法規修訂到現時仍未有太大進展,令家長對於托管中心之失職求助無門。
作為教育機構負責人及雙職家長的楊碩明,建議當局應盡快落實修法的時間表,為現在市場上的托管中心提供“牌照化”的協助,以及各中心對學生往返學校途中的安全指引,托管中心已經是不少家長的剛性需求,難以出現真空期的情況。同時,亦希望可善用現在電子政務的方向,如家長可於一戶通等平台上查詢托管中心的牌照情況、經營範疇等等,讓家長可以進一步了解托管/輔導中心之經營實況,進一步保障學生的安全及健康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