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沙拉兩年回本 擬設堂食店
多元化飲食以及健康理念日漸普及,低熱量、高纖維等輕餐選擇漸被青睞。“蔬士沙拉實驗室”在內地有多家分店輕食品牌,有本澳年輕人看準品牌潛力,引品牌來澳,經過兩年經驗累積,憑藉創新產品和優化服務,成功開設分店並儲下過千名會員,已收回投資成本,計劃開設堂食,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餐飲。
“蔬士沙拉實驗室”源於內地獲獎的創業項目,創辦人希望將實驗室態度帶入廚房,出品主打沙拉,另有三文治、鮮榨果汁等健康食品。
營養師均衡搭配
澳門首家蔬士沙拉實驗室一八年成立,最初有三位合伙人,現餘下林焯建和陳錦章兩位熱愛運動的負責人,其中陳錦章是位熱愛泰拳運動員。該品牌現時共有兩店,分別在澳門關前街及離島區。林焯建介紹,經營兩年至今暫算順利,生意每年均有增長,兩家店均達收支平衡,且已回本。
但創業並非一帆風順,經歷近半年的守業時間及股權變動。最困難莫過於起步階段,因未熟悉本澳餐飲市場,大眾口味更傾向日本料理、麻辣火鍋等菜式,要改變喜好並不容易。創業過程所有經營環節,由採購、銷售、宣傳等親力親為,經不斷學習以及加強推廣和宣傳,產品漸受認可,累積客人,生意慢慢步入正軌。
十二款醬汁選擇
他認為品牌在澳成功關鍵是售賣原汁原味“健康飲食”,產品有專業營養師調配,食材每日新鮮採購,即叫即做,餐單上有產品的成份表、熱量、脂肪,顧客可得知這輕餐的營養價值。另外,品牌賣點是“醬汁”,普通菜+沙拉醬難給消費者驚喜,為免過於沉悶,有多達十二款醬汁可供選擇,醬汁人手打造,少油少鹽但有食材原味。
林焯建稱,兩店合共日均售出近六百份沙拉。為培育品牌、吸納熟客,需要有新鮮感,靠的是創新。在不同季節會研發新產品,像夏天會有限定新口味,冬天有熱沙拉等,滿足顧客不同需求。為優化服務,推出微信公眾號,顧客可通過此渠道下單及獲取最新資訊和優惠等,另外,可配合客人提供到會服務。
擬拓展港台市場
過去客源集中白領、政府部門,如今積極與健身室、大型企業、社團尋求合作,讓其了解和認識品牌。此外,支持和贊助運動賽事,希望宣揚健康飲食,亦可推廣健康運動。
對於餐飲業前景,疫情下消費者消費意慾難免受影響,但堅信輕餐會有追捧者,且澳門居民在餐飲上捨得消費。未來有計劃開設一家堂食店,讓顧客可在舒適環境用餐,同時讓顧客帶上三五知己一同品嘗輕食,進一步宣傳健康飲食文化,希望日後可以拓展香港、台灣等輕食餐飲市場。
經營三問:
1、短中期設堂食是否合適時機?
2、如何提升輕食的認同度?
3、向外拓展市場是否可行?
重點宣傳健康飲食 代替輕食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個案是創業成功的例子。現在店主希望發展堂食,行動前要做好預算,因堂食店和外賣店的投資完全不同,成本也不一樣。
首先店舖的位置和大小是關鍵,另外就是牌照需時;最關鍵就是人力資源,因本地人資缺乏,外僱靈性活受規限,開展堂食店前必須要預計好人手。
另外,堂食店的品種可以較外賣店更多和更花巧,而且需要在飲品上配搭,務求讓消費者在一定時段內花費更多,因為座位的租金成本也要計算在內。
相比以“輕食”宣傳,更應該以“健康飲食”作宣傳重點,不是以簡餐、輕食這種讓人覺得性價比不高的詞語來做宣傳。
最後提到拓展外地市場。除了要注意當地的稅務條件,更要預先了解當地客人的飲食習慣、消費模式,最緊要有部分產品必須要本地化,迎合當地的大眾口味。
疫下開店優劣兼有 做好評估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企業如計劃增設堂食店,首先需注意選址、租金與純外賣店有很大區別,需作好計劃預算。堂食店不同於外賣店,需取得政府相關部門發出的牌照才可正式營業,取得牌照的手續及規定亦須注意。
近期開設分店,筆者認為各有優劣,優點是疫情關係,空置舖位較多,租金有所回落,有利舖位選址;但伴隨一定風險因素,疫情仍未完全明朗,居民外出用餐的習慣、意慾必然與平日有一定差距,現時各地仍未全面通關,幾乎沒有旅客,無疑對營業額做成一定影響,所以開設堂食店前,須做好市場調查及風險評估,清楚了解自身的承受能力再作投資。
推廣健康輕食的理念方面,建議於臉書、微信開設粉絲專頁,於專頁內除可介紹優惠,亦可多分享關於講解健康輕食的短片、文章,將健康輕食帶到日常生活。
進軍灣區大城市擴大營收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案例企業在澳站穩腳跟,營收頗為穩定。如想進一步擴大,可直接進軍灣區大城市的寫字樓附近,首選是深圳、東莞、廣州三地,這樣堂食與外賣同時發展。大城市中重視健康飲食、增肌減脂的白領和健身族越來越多,是很廣大的市場。
香港和台灣的輕食餐飲市場已是紅海市場,競爭超級激烈,不建議投入戰局。從地緣關係和市場潛力來看,上述灣區大城市較適合。
如針對本澳(以及之後外地市場),建議每月推出不同優惠套餐,如每月輪換的主食與肉類材料混搭,配上時令便宜蔬菜,對某些價格敏感度較高者,以及不喜歡太多選擇的消費者,具一定吸引力。
本澳的沙律外賣專門店不算太多,可脫穎而出。一旦開堂食店,就會面對激烈競爭。建議目前先以外賣專門店為主,才能維持良好的收益情況。
迎合口味 強化本地元素
生產力中心表示,建立一套既定的操作規程和產品系列,加上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可大大降低創業的風險。不過,要獲得長期成功還要靠經營者自身的努力,不論任何店舖,其成功關鍵不外就是持續滿足顧客的需要。
對一家餐飲企業而言,它既要滿足顧客健康方面的需要,也要滿足顧客口味方面的需要。企業強調健康,賣點是多樣化的醬汁,使顧客有不同的選擇。
不過,這可能還不足夠。建議更多從產品方面着手,開發一些有本地元素、適合本地人口味的食品。縱觀一些品牌食店,他們在創新產品的同時,往往會因應不同的地方,加入一些本地元素,以迎合本地的文化和習慣。這一點,對於日後開發其他巿場尤其重要。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7/13/content_1446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