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藍帶甜點師創網店 擬開外賣門市

近年西式甜點在澳門越趨流行,出身於餐飲世家的馮靜雯對西式甜點有“情意結”,一五年自掏腰包數十萬,先後考取兩條法國藍帶,期間創辦KOBO BAKERY,以網店經營,承接翻糖蛋糕、糖霜曲奇、法式甜點等訂單。有意開設實體外賣門市,因疫情影響而暫緩,待疫情緩和後,尋找合適地點。

餐飲世家鍾情甜品

馮靜雯表示,出身於餐飲世家,耳濡目染下對餐飲也有濃厚興趣,特別對西式甜點有“情意結”。曾在香港、台灣及澳門學習製作甜品,但覺得不夠,仍有改善空間,希望進一步深造,遂於一五年遠赴日本東京,報讀法國藍帶國際學院東京分校的法式甜點課程,經過三個月密集式課程,歷盡艱苦終於通過課程,獲取人生第一條藍帶,回澳後便創辦該品牌,以網店接訂單經營。一六年希望為顧客帶來多元化產品,遂再到日本東京,報讀法國藍帶國際學院的法式烘焙課程,同樣經歷三個月刻苦學習,取得第二條藍帶。

目前網店主要承接翻糖蛋糕、糖霜曲奇、法式甜點等訂單。疫情前,以翻糖蛋糕最受歡迎,如婚宴、生日派對場合,主人家希望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蛋糕,翻糖蛋糕可跟隨顧客意見、要求,配合製作各類主題卡通人物的蛋糕,由於材料較多、成本相對較高,每個基本要一千元起。加上其他甜點、蛋糕、曲奇訂單,最多每日要做十多小時,甚至聘請兼職,協助包裝工序。憑着口碑及社交媒體宣傳,逐漸累積一批熟客,大多數為本地人,也有內地、香港顧客落單,專程由內地或香港來澳取件。

降低甜度迎合市場

澳門市場細,蛋糕、甜點的一些材料在本地沒有供應渠道,有時需要赴港買貨,或嘗試在外國找貨源,成本相對較高。有時澳門沒有相關材料,找其他代替,為兼顧味道、口感,需要不停研究、改良,多次嘗試才合心水。另外,法國甜點的味道偏甜,如照搬顧客會認為不健康,未必接受,故需要結合市場情況加以改良,不失味道、口感前提下降低甜度。

經營網店累積一定經驗及客源,本身打算開設外賣門市,以能夠量產的法式甜品、烘焙為主。不過,疫情衝擊下,訪澳旅客大跌,各行各業生意跳水,居民收入下降,消費意慾大減,店舖營運壓力大,暫緩開設實體店的計劃;另外,居民響應呼籲減少聚集,聚會、派對等活動取消,該店生意也大跌九成,已積極開拓甜點生意,盡量減少損失。等到疫情緩和、市場逐漸回復正常後,再尋找合適時機,開設外賣門市。選址視乎位置、人流、租金,沒有特定區域,各區都考慮。找到合適舖位後,將因應區域特點、客源分佈,再決定客源針對居民或旅客。

顧客互動分享製作資訊

生產力中心表示,案例企業開業至今已有數年,算經得起時間考驗。店主有意開設門店,但礙於疫情影響計劃。當前疫情致銷量大跌,為此,有兩方面建議:一是向購買一定數量的顧客提供較大折扣的優惠,以提高銷售量;第二,利用網店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宣傳攻勢。

現在應想方設法爭取更大的曝光率。網路營銷的平台越來越多,靠單一平台推廣效力已經十分有限,因此要考慮在不同的平台進行營銷,尤其要知道目標顧客喜歡用哪些平台,從而作出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把產品放上平台就自然會有顧客,平台是需要用心經營。平台上的資訊鋪排、更新頻率、與公眾的互動十分重要。以資訊為例,公眾關心的除了有甚麼產品賣之外,還會關心產品用甚麼材料製造,其製作過程如何,店主是誰,以及品牌背後的故事等。

強化專業口碑  參賽爭取肯定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案例企業定位特色中端甜點烘焙坊,從市場營銷角度給予以下建議:

企業本澳市場為主,第一優先鞏固本澳市場,吸引消費。電子消費卡於五月開始啟用,宜針對消費卡推出合宜的訂製方案,方便付款消費,吸引熟客回流消費,更是拓新客好機會。

創辦人有法國藍帶雙重肯定,是很好的專業背景。但行業競爭大,澳門消費者對於飲食的要求標準,他們會選擇真正受到國際肯定的專業傑出作品,對於烘焙麵包和甜品製作也一樣,企業要以真正實力和國際獎項來說服消費者,如果作品於某些國際專業比賽中揚威,才是對其專業的最佳肯定。

得獎與國際的肯定無法立刻達成,平時保持甜品和蛋糕的高品質水平。專注強勢特色產品,適當擴大接單業務能力,根據客戶需求的訂製化產品要做到超乎期待,長時間下來必有良好發展機會。

拍攝短片  突顯技術優勢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案例企業經營網店多年,已累積一定經驗。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關係,澳門各行各業生意大跌,甚至結業,市面出現很多吉舖,租金方面應有所下調,趁現在慢慢尋找合適地點,不應等疫情過後及經濟回復再找,屆時店舖租金會有所提升,選擇地點要注意是否有合適消費群,因公司出品以翻糖蛋糕、糖霜曲奇、法式甜點等中高級產品,價格會稍高,所以應該留意選擇店舖附近消費群是否可以應付。

疫情之下、未開實體店前,因未有太多工作,負責人可多拍攝一些製作蛋糕等短片,短片如可以表現出製作的高超技術,放在已有社交平台及新社交平台及傳送給已有客戶,如可以引起討論,廣傳出去,可以有宣傳推廣作用,從而得知公司的專業性及技術優勢。

開實體店  麵包糕點引客流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案例企業的負責人有專業技術,在網上接訂單,累積一定客源後希望開實體店。

開店之前,很多事情需要考慮。第一、開實體店的成本遠比在網上接單後再製作高,因為實體店需要備大量的貨給客人選擇,每天也會有損耗;第二、實體店人資會增加,除前線銷售外,也需要後勤人員,另外也要注意申請外僱的時間和手續;第三、雖然疫情關係,市場吉舖增加,租金也有一定下調,但綜合來說舖租也不便宜,所以考慮店舖時要有多重考慮,例如針對的客戶是民生還是遊客為主?這都會影響未來產品的研發方向。

最後,坊間有不少以甜品為主打的店舖,如果未來開設實體店後仍只靠訂單就很難生存,必須要有一些產品是顧客習慣每天購買,或要頻繁購買,如麵包或輕食糕點,以保持生意額度和客流量。

經營三問:

1、未開門店前,如何宣傳專業優勢?

2、疫情下有何應策建議?

3、倘開外賣門市有何建議及注意?

(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5/11/content_1433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