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情侶斥七位數 寵物咖啡X美容

近年很多人飼養寵物,“領養代替購買”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一場行動。本澳一對貓義工情侶,於一八年九月創立寵物咖啡店“Catfee”,以咖啡店身兼流浪貓的中途之家。一年後於店舖對面開設寵物美容店“Catfee+”,業務包括貓寄宿及寵物商品販售等多樣化服務,一邊開源增收,一邊救助流浪動物。兩間店舖合共投資近七位數,並持續增加中,經營至今收支尚算平衡。

店舖事務一腳踢

該店負責人之一的張小姐是一名藝文自由工作者,因自身愛貓,有感本澳流浪貓太多,希望盡力幫助;另一名負責人廖先生本身是一位咖啡師,考慮到休閒咖啡店在本澳開得成行成市,倒不如開一間有意義的咖啡店。但光是寵物和食物放在一起,很容易惹人擔心環境衛生等問題,故決定貓區及飲食區完全分隔為兩個地方,僅是店舖裝修已花費數十萬元。

他們坦言,澳門寸金尺土,開店做生意養活自己及一群流浪貓並非易事,亦沒有多餘資金聘請兼職。店舖大小事務基本“一腳踢”,考慮到食物製作及服務未必能同時兼顧,故該店決定僅售咖啡、甜品及少許輕食,減少浪費,能省則省。

該店最大的特點,是要給流浪貓預先感受“家”的感覺,平安地期待將來的主人。讓有心想領養的人來到這裡,與流浪貓零距離互動,選擇最適合彼此的貓。其優勢是用餐不限時服務,讓顧客能一邊嘆咖啡、一邊逗貓。隨着朋友及顧客的口耳相傳,累積一群熟客。若不計貓的醫療費用,目前每月收支尚算平衡,且有輕微利潤,人均消費三十元至一百元不等。全數扣除成本後,均用作流浪動物救援及醫療基金之用。

寵物寄宿需求大

他們稱,貓的醫療費用高昂,普通檢查已需一千元。若救到需要治療的貓,僅是留院費用至少要一萬元,如進行手術更是天價。經考慮後,決定再於店舖對面開設寵物美容店,服務對象以貓為主,開源收入,以救助更多流浪貓。該店提供寵物美容及寄宿服務,根據貓的大小、尺寸劃分收費,連續住宿天數越長越多優惠。因租金較旺區便宜,收費相對低,且有咖啡店的熟客作基礎,生意比預期理想,聖誕節期間寵物寄宿服務曾一度爆滿。

現時兩店合共有約四十隻流浪貓,經營尚算穩定。澳門飼養寵物風氣濃,寵物周邊服務有市場,有計劃開設寵物美容店分店。至於本澳寵物咖啡店市場,他們坦言不太看好,因牌照申請較香港或台灣嚴謹。不過,他們最終目標是期望能在澳門開設寵物生活館,把寵物周邊服務設立在同一幢建築物內,每層均有不同服務,讓所有愛貓人士能從中找到同好,以及讓流浪動物有暫時的“家“和避風港。

經營三問:

1. 怎樣看行業前景?

2. 如何有效降低營運成本?

3. 拓展業務或經營,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依附美容店   樓上經營提升效益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案例比較特別,是兩個不同的店舖但業務有相連性。兩種業務而舖位相近,十分幸運,可相輔相成。客人領養後,可在寵物美容中心再消費,宜主力發展寵物美容、寄宿和銷售產品的部分。

行業前景:澳門市場比較細,店主現在只做貓方面的生意,可能客源不夠,店主有一個收容流浪貓再轉成領養的過程,變相增加客源。

降低成本:收容流浪貓及售賣咖啡的業務這門生意無錢賺,建議可轉成樓上舖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必須要依附在寵物美容店舖附近,達到協同效果。

未來拓展:店主也知道、也有計劃,希望未來能在同一座建築物上,把業務合在一起經營。這樣做除了能夠取得最大的成本效益,規模也會變大,吸引客源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寵物親子活動增加樂趣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案例企業以收養流浪貓加咖啡休閒模式經營,筆者認為此行業有一定前景,但要有一定財力支持,預期開業初期支出較大,資金回籠較慢。

店舖位置:建議選擇相對僻靜,人流未必太旺,租金相對便宜。對於消費客戶也是一種遠離鬧市的一種好選擇。

人力資源:可考慮按規模請一至兩名專業的寵物人員,再向社會召集對收留流浪貓有興趣的義工;考慮製作各種寵物紀念品,包括私家定製寵物相片水杯、雨傘等,常設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小孩在寵物方面能有共同的樂趣。

資金安排:建議盡早與銀行建立往來關係,有合理充足的流水賬,可以在財務需求時,獲得銀行資金信貸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會員制,給予會員一定的折扣優惠,按年繳或月繳會員費用,讓店舖有穩定的客戶及現金流,維持店舖的日常運作。

開拓周邊業務增收

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案例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很困難,建議往增加營收方向思考,適度增加產品和服務項目範圍:

增加住宿業務與食品等周邊商品銷售:擴張周邊服務選擇,包括:貓酒店住宿、貓糧、零食等,可增加貓的周邊產品販售。未來在貓相關的用品和食品的銷售或代購業務,有機會進一步發展。

寵物訓練業務:推出適合澳門寵物貓主人需求的訓練課程,不僅能有更多收入,也能創造特色,前提是經營者有這方面的規劃和專業。

推出愛心優惠方案:不同的優惠方案協助資金流,建立長期的銷售與夥伴關係。

舉辦主題活動增加收入:經營者可通過社交網站宣傳,在適當時機多舉辦寵物相關活動,例如寵物拍照比賽,得獎者可以到店裡,領取禮品或是貓糧等獎品;或是舉辦不定期的“貓貓交流會”,增加知名度,擴大消費者基礎。

經營顧客關係   講好店主故事

生產力中心表示,咖啡與寵物本來無關,但咖啡店加入“貓”主題,很快吸引愛貓者光顧,進而引向開設的寵物美容店。然而,本澳人口有限,這客群可能不會擴展得很快,到一定的時候增長會停下來。因此,經營好顧客關係,成為忠誠顧客十分重要。

除了利用社交媒體強化互動,可多舉辦小型研討會,教導大家如何照顧寵物,分享經驗和心得。另外,平時應多關注顧客的喜好,加以記錄和分析,調整服務內容,迎合他們需要。

開設寵物生活館、把所有服務納入同一建築物的設想,建議先做好巿場評估,重點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巿場的潛力;二是預期的收益與成本。店舖開業不久,應優先關注品牌建立。

兩位東主既是愛貓之人,又是一起做義工的情侶,應該有一個很感人的品牌故事。建議寫好這個故事,宣揚店舖品牌。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4/06/content_1426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