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周末優惠增加人流

已刊登於2015年6月1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澳商斥四百萬開韓百貨店】

近年韓風盛行,有本地企業目睹市場增長,十三年前已經營韓國服飾,至今已有五店。最近三位股東合資四百萬,開設第五間分店——生活百貨(Easy Market),亦是該公司的旗艦店,銷售韓國服飾、生活用品、護膚品及食品,目標是打造澳門的韓式“759阿信屋”。

負責人Sharis在澳門經營韓國服飾已十三年,多年來很多朋友知道她代理韓國產品,都託她代購很多不同日用品及食品,目睹需求一直增長,近年更厲害。她與股東一直很希望尋找一個較大地方,可以將很多韓國生活用品放在該店。機緣巧合下,知悉南灣商業大廈出租地庫舖位,便促成了該店的開設。店舖佔地四千五百呎,可以擺放很多不同元素,產品定位中下價,希望吸引更多消費者選購。

冀入民居開便利店

該店首家定位生活百貨品牌,未來大三巴兩店都會轉型為生活百貨,集合不同元素,如香港“阿信屋”般。由於與韓國供應商合作多年,關係較密切,且該店其中一位股東是韓國品牌商,所以該店銷售的食品很新鮮,尤其是奶製品,為了更保鮮,要求廠家一出產便立即出貨。她提到,該店產品數量很多,每次都以貨櫃量入口。

試業一個月來,反應較預期樂觀,吸引不少在澳生活的韓國人光顧。該店投資四百萬元尚未計算物流運輸及韓國倉儲費,因為入口產品數量較多,特別在韓國租倉擺放產品,希望一年內回本。未來亦希望在住宅區繼續擴張,但可能會以便利店形式主攻食品領域。

越來越多人經營韓國產品,但她不擔心競爭,因為越多人經營,證明市場才會擴大。如果有本地零售商希望代理該店產品,不排除有合作空間。

經港拆裝運費不菲

十三年前大三巴區舖租祇需二萬多元,現時已經超四十萬元。街舖租金相當昂貴,幸而遇到商廈地庫舖位,且業主願意簽六年約。雖然租金每年遞增,但起碼有心理準備去應付。

她坦言,現時遇到較大困難是運費貴,所有貨品都要從韓國先運到香港,到香港先拆櫃,再裝櫃運到澳門。到澳門碼頭後,要再透過物流公司拆櫃送貨,成本相當高。因此考慮在香港開店,因為現時澳門工廈貨倉呎價達16-17元,很多被酒店租作倉儲,但香港可選擇較遠區份的工廈,呎租較澳門便宜。寧可將產品放在香港貨倉,再逐批運抵本澳,減輕成本。她不希望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

另一難題就是請人難,該店很希望聘請本地員工,基於人手不足,祇能營業至晚上八時多。現時也聘請一些學生兼職,鼓勵學生如果成績好會有獎勵,且學生考試時絕對不可以上班,希望除了解決人資,亦可培育年輕人多元發展。她坦言,目睹市場有擴張潛力,但人手不足阻礙發展。

青企診斷: 推周末優惠增加人流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近期多家主打生活百貨的商店在各區開業,但主打韓國產品則不多。以往很多主打韓國產品的店舖,產品種類局限在某幾項,如衣服、食品、化妝護膚品等,並分開不同店舖營運。今期個案把多種韓國產品綜合起來,以簡易小件的生活百貨形式開業,可以吸引不同層面客戶。

店舖設於南灣商業區,人流應該不錯,但設在地庫則需要多加宣傳。澳門消費者都比較懶,不會主動走進地庫店舖,店主可考慮多印刷宣傳小冊子,包含優惠貨品或主打商品,先讓附近的白領上班族多認識,因為他們消費能力頗強。

另外,南灣區周末日人流比較少,可以把優惠定在周末,以增加人流。南灣區午飯和下班時段生意應該會比較旺,但很多上班族消費時間不會太多,產品選擇應以簡單的貨品為主,例如零食、護膚品和一些不用花太多時間選購的小商品。衣服則不用太多,因南灣區客戶一般不會有太多時間選購試身,就算買衣服亦應以簡單款式如內衣、襪子等為主。

另外,留意到很多貨品由韓國直接進口,只有韓文標籤,建議加上中英文標籤,減省員工向消費者逐項解釋的時間和人力資源。由於產品衆多並多元化,不同地點可以用不同貨品做主打,例如住宅區重食品、衣服,甚至家電等。總體來說,貨品價錢應傾向中下價,因大部分生活百貨店客戶群消費時沒有計劃和預算,如果單價便宜,會購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