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5年5月11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200萬開咖啡店 派對增收】
近年咖啡店如雨後春筍,每個街角總有一家。位於南灣湖畔的Bleisure開業近一年半,由五位股東合共投資二百萬開設。負責人之一的盧麗雅表示,雖然開業時已知道市場有八十多家咖啡店,但考慮到該區較少休閒類型咖啡店,且各有特色,便定下目標開業,並提供場地供客人辦派對增收,現已收支平衡。
月收續增成本佔半
盧麗雅表示,五位股東過去任職工程師,開設該店源於當初自己想轉型。大家都想一嘗創業夢,但一開始祇想到嘗試做生意,尚未訂定方向。後來因為五人都喜歡飲咖啡,便訂定目標,特別到香港學習沖咖啡、拉花等技巧。
據她了解,去年上半年本地營業中的咖啡室約有八十多家,雖然數目已不少,但當時心想,南灣區咖啡室仍相對較少,且可以望到南灣湖畔景觀,讓人放鬆心情,便堅定開業信念。該店名字源於“Business Leisure”,希望在商業區內上班的人都可忙裡偷閑。
開業近一年半,現已收支平衡,生意額漸增長,今年來平均月收入同比增長近兩成。當下最大問題在於成本仍較高,雖然舖位租金尚且可以接受,但該舖樓高三層,卻人手有限祇能開兩層,頂層作倉儲,真正營商面積約一千平方呎。舖位在大廈地舖,除了要繳付租金尚要交管理費,單是管理費(包括中央冷氣費)每月已近萬元,舖租和管理費加總佔開支近五成。
派對收入佔近一成
一年下來,由於祇透過社交平台宣傳,人流較不足,且同區有美式國際品牌店及快餐店,很多消費者都有慣性消費傾向,難免對客源造成影響。現時中午提供飯市,生意不俗,但下午茶時段明顯較淡靜,正考慮推咖啡或蛋糕優惠引客;過去亦試過開會員卡,儲積分等優惠活動。惟現時未能做晚市,因為大廈中央冷氣只供應至晚上八時。
她認為,市場上雖然很多咖啡店,但主要是特色小店,所以不擔心競爭。反而特許經營咖啡店面對壓力會更大,未能因應市場轉變推出新的引客策略。而該店為了開源,亦會開班教拉花。此外,較特別的是可以租場給客人開派對,或客人在其他場所舉辦派對,亦可以提供精緻點心到會。
派對收入為該店提供不少幫助,最低消費3,500元,全數可用作點選食物。場地可使用兩小時,如非太多客人可以適當延長時間。現時派對收入已佔總收入一成,暑假相信反應會更理想。
援助政策漏網之魚
該店現時沒有財務壓力,因為當初投資成本都是股東自己的儲蓄,並無向銀行貸款。不過亦希望可以得到政府支持,雖然有青年創業援助計劃,但不少股東都已經超過申請援助年齡;中小企援助計劃則最少要兩年經營時間,所以仍未能受惠政府政策支持。
青企診斷: 延長營業時間增“翻檯率”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經濟局推出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後,澳門咖啡室近年明顯比以前多,但南灣區由於租金關係,食店確實比較少;今次個案擁有南灣湖畔景色,地點旺中帶靜,是開餐廳或咖啡室的好選擇。
以下幾點意見可以參考:第一,經過觀察,同一條路上除了有美式連鎖快餐,還有另外一家相類似的咖啡室和其他飲食店舖,所以必須先把自己定位好,找出賣點,例如不同種類的咖啡、一些特色食物等,讓客人可以有不同選擇。如果和其他咖啡室定位差不多,只能打價格戰。
第二,把握最旺場時段爭取“翻檯率”,雖然附近有美式連鎖快餐店,很多客人有慣性消費傾向,但附近商業大廈很多,中午時段大多數餐廳都爆滿,快餐店或其他餐廳的存在不一定是惡性競爭,應該視為成行成市。
第三,營業時間只到晚上八時半,周末到晚上七時,這樣的開業時間等同放棄晚餐時段,建議應該延長或調整經營時段。晚餐一般是利潤率比較高的營業時段,雖然八時後營業需要自己購置冷氣設備,但這是應該的投資,可以延長做生意時段。舖位租回來就應該用盡,尤其是能夠產生盈利的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