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賽事增淡季收入

已刊登於2015年4月20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女球迷頂手球衣創業】

越來越多人鍾情足球球星,追看球賽已不再只是男士的專利,不少女士亦加入追星行列,球星們的球衣也成為追捧之物。“Soccer Life球衣會社”運動用品商店就由女球迷Sophie創立,本身喜愛足球的她表示,兩年多前因某球衣店要結業,眼看本澳賣球衣專屬店越來越少,非常可惜,機緣巧合下頂手該店球衣剩貨,並到處物識平靚正店舖重新包裝,向青創之路邁進。

兩年前內街創業

講起球衣店,不少澳門人會想到水坑尾一帶的連鎖運動用品店,成行成巿。但心水清的居民仍可察覺,連鎖店越開越多,真正小本經營的球衣小店所剩無幾,大多數不敵大集團衝擊而結業。為避免非良性競爭,加上手頭資金有限,Sophie用區區十二萬元先在內街開店,資金主要用作頂讓剩貨及作簡單店內裝修。雖然店舖位於內街,但地點鄰近學校,平日亦吸引不少學生光顧,開業一年生意穩定。期間亦無間斷尋找合適的外街舖位搬遷,最終在一三年搬往同區外街重新開張,無論地段、人流都增加,生意當然亦不例外,生意更加穩定。

該店主售足球衣,同時亦售足球小飾品,例如小足球、球星鎖匙扣等。球衣主要透過香港代理商取貨,約半年一次。她坦言,自店舖搬往外街,入貨量比以往多三倍,每月純利有四位數字,成績漸見。期間碰巧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球衣需求量大增,生意更可達六位數。

印字服務吸引客

由於店內人手主要是自己及家庭成員兼顧,可減省額外聘人開支,目前經營困難主要在於“競爭”,最大敵人來自網購及團購。因網店無租金壓力,價格一般較低,亦有人打着“團購名號”在討論區及通訊群組呼籲有興趣購買者“落單”,攤分運費同樣能降低價格,不少人因此心動,卻對該店造成無形威脅。

為了突出實體店售買球衣的優點,該店特別推出“印字”服務,可按客人要求即場在球衣上印出喜愛球星的名字、號碼及徽章,印製時間正常情況下每件只需十分鐘,會選擇“印字”服務的客人佔總數八成,“印字”亦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不少客人衝着該服務而來,且球衣魔力越來越大,男女老少都感興趣,尤其二十至三十歲年齡層。

至於宣傳,目前主要透過社交網站及通訊軟件工具。近來發現有不少內地客對在澳門訂購球衣漸感興趣,經常透過社交通訊工具問價,故已申請政府推出的中小企網頁資助,希望透過建立專屬網頁不斷更新店舖優惠及球衣款式,打開內地巿場。

青企診斷: 把握賽事增淡季收入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是次案例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第一,根據資料店舖生意有旺淡季之分,除了世界盃特別火熱,其他時間也不斷有大型國際賽事和世界各地各項聯賽,基本上沒有甚麼空檔,店主應該把握各地方賽事配合宣傳,提高淡季收入。第二,由自己和家庭成員打理以節省開支,長遠不能這樣維持,因實際上是以自己或家人的時間來補貼店舖開銷,全部不能拿到市價工資,店主計算成本時要注意。

第三,面對網購和團購競爭,建議店主有條件下加入網購平台,實體店和網購並行,因很多消費者憂慮網購遇假貨,如果店主可以標榜代理入口正貨,可以減少網上消費者的顧慮;另外,實體店加入更多的增值服務,除了印字,還可以組織看球賽等聚會,以聚集客人和建立顧客網絡,抵禦單以價格優惠取勝的團購或網購。

第四,發覺多了內地客而想把目標市場移到內地的想法,首先,店主要決定澳門市場是否繼續,還是放棄澳門把店舖移到內地。從資料分析,澳門是自己和家人營運,想發展內地市場人手是否足夠,資金是否足夠徵聘更多人手;很多企業都想打入內地市場,但內地市場比澳門競爭大很多,除了一些創意產業比較容易跑出,衣食住行都已被巨企壟斷,要生存不容易,除非店主在澳門的陣腳已站得非常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