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4年7月28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首間室內棒球場工廈起步】
近年足球、滑雪等運動項目陸續進駐工廈,睇中工廈地方大,租金平,連棒球這種“冷門”運動亦於五個月前進駐工廈。三位熱愛運動的“八○後”眼看香港、台灣、日本、美國等地都推廣棒球運動,並設有專門練習的打擊場,最終合資八十萬元開設澳門首間室內棒球場“Baseball Base”,希望將棒球運動引入澳門,未來打算與社團、公司訂立長期合作計劃,並舉辦會員棒球比賽,讓更多人認識棒球。
外國引進整套機械
三位年輕人陳傳榮、胡智謙、趙必毅選擇引入棒球運動,雖知有風險,但起初只希望推廣新鮮運動項目,志不在賺錢。運動需要較大空間,舖面必須寬敞且樓頂高,經過多番考量,最終選址工廈租四千呎單位經營。首次創業缺乏經驗,穩陣起見先從外國引進室內棒球投幣機及射擊機械,嘗試將完整一套的經營模式帶到澳門。
場內設四條練習賽道,其中兩條為棒球擊球賽道,一條是壘球擊球賽道,剩下一條為棒球的投球賽道。新客戶遊戲前需先繳交二十元入會費,每一百元可購買六個棒球遊戲代幣,一個代幣等於一局。投球每局可獲十八個棒球投射,擊球每局有十五發。玩家遊戲前要先戴上頭盔及手套等保護用具,投入硬幣機械就會自動操作,彈出棒球供玩家擊中。壘球較棒球大,空中移動速度慢,較易擊中,建議初學者先試玩壘球擊球。
最大難題引回頭客
棒球運動吸引年輕人試玩,為增加他們對棒球的興趣,該店亦設有興趣班教導初學者基本知識。合伙人之一的陳傳榮曾在台灣學習棒球,授課重任就落在他身上,六節課收費六百元,每堂1.5小時,每班三至四人,上課時間可盡量遷就報名者。開業至今曾開設三至四班,參與的數量與預期有落差。三人感嘆諮詢者多,真正報名者較少,明白棒球運動在澳門始終未普及,有別於足球及籃球,學員課後仍有真正的場地練習,坦言效果相差甚遠,推廣存在不少困難。
怎樣宣傳才能吸引更多回頭客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店舖經營的最大難題。為增加知名度,近期亦參與本地舉辦的展會,希望藉此帶旺人氣,成功吸引部分居民興趣,生意稍增。該店曾主動尋找社團商談長期合作計劃,惜反應欠佳,面對種種挫折,他們不甘就此放棄,未來希望繼續尋找社團、公司機構訂立長期合作計劃,例如定期租場舉辦棒球運動會等,讓公司員工及學生參與其中尋找樂趣;也會在周六等假日時段舉辦會員棒球比賽,透過社交網站宣傳,最高分參賽者將獲贈獎品。至於興趣班方面,未來將開設小童訓練班,讓更多對棒球感興趣的小孩從小就能接觸,培養興趣。
青企診斷: 與工廈體育場聯盟推廣
青年企業家協會認為,最近一年出現了好幾個以工廈為基地的主題室內體育場,但棒球在澳門確實比較冷門,就算在國際上也不多國家參與,亦不是奧運項目,澳門也沒有正規的棒球場,市場空間窄,開業時段必定困難,需要守業一段長時間,以作推廣。
選址方面,工廈無疑是比較便宜和比較合適之選,但需要選擇管理較好的工廈。澳門工廈管理水準高低端差別很大,政府必須配合活化工廈多作政策傾斜,鼓勵不同行業創業者在工廈設樓上舖,才能成行成市,增加人流。推廣方面,需要不斷透過社交、文字和網絡媒體宣傳,且不能只作一時的一窩蜂宣傳,要無間斷地在不同媒體平台慢慢推廣;吸引客源方面,除了社團和大公司員工優惠,可以主動聯絡學校合作,在學校體育課或以課外活動形式推廣;另外,嘗試引入其他同樣使用工廈場地的體育場如室內足球場、室內滑雪場等一起進行策略聯盟推廣,以優惠券或套票形式,讓客人嘗試接觸不同的活動,吸納不同的客人。也可以不定期舉辦以棒球為主的境外觀摩旅行團,例如到台灣或鄰近一些棒球風氣比較盛的地方,感受真正賽事的氣氛,提高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