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配件可拓旅客市場

已刊登於2014年6月23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三友人開單車店走專業化

近年單車熱潮盛行,不少人擁有全副單車裝備,每逢假日相約三五知己及單車愛好者集體出動“遊車河”。對單車充滿熱誠的胡永昌、劉永康、陳漢強,五年前共同投資三十萬開設“偉圖單車”,主要銷售各類單車、單車零件及配件,更提供維修等服務。由於店舖運行已上軌道,未來希望面向香港及內地發展單車批發業務,並加強網絡宣傳。

股東之一的陳漢強表示,隨着店舖貨品種類及規模日漸增大,為擺放更多單車及銷售配件,四年前另覓新地址,搬遷至望廈附近,現時店舖設有上下層,合共約兩千多呎,正好提供較大空間擺放單車。因要擺放大量單車及配件,店舖首要條件必須夠大,附近有公共停車場最佳,方便客人運送單車出入。店舖不設旺區或人流多地段,主要靠客人口耳相傳推廣,暫無需擔心租金貴等問題。

美儀器揀合適單車

他表示,澳門專賣單車店舖不多,只是銷售同類單車產品難有突破,必定具備獨特優勢才可引客。除了銷售及維修服務方面做得最好,該店近年花費約十二萬元引入美國“Bike Fitting”技術及儀器,客人坐在固定的單車上重複做試踏單車動作,透過動態運行,用儀器分析使用者的身體狀況,包括長短足、平衡度、柔軟度等數值,測試三小時就能度身訂造最適合自己的單車。

由於技術在澳門仍然較新,需要到台灣學習儀器操作,獲取認可證書才可於店舖提供服務。每位客人測試費用約二千多元,吸引不少對單車感興趣或希望進階者使用,店舖提供包滿意服務。新儀器的出現方便一衆單車人士找到適合自己的單車,透過預訂服務進行測試,使用過的客人評價亦十分正面,能減少因踩單車引起的膝蓋痛等問題。

擬外地設批發倉儲

現時店舖經營情況良好,雖然本地專業單車店不多,但仍存在競爭大的經營難題,主要對手是香港同行。由於香港單車行比澳門多,競爭也相對較大,為吸引客人,不少店舖靠價低取勝,就連澳門客人也被其吸引,紛紛轉到香港購買,加上現時網購風氣盛行,更分薄客源。人手不足也是中小企經常面臨的一大問題,感嘆永遠跟不上店舖發展進度,為維持正常運作,該店也會聘請學生及單車愛好者兼職,銷售及訂貨則靠三位股東親力親為,各自分配時間。

該店未來有意發展單車及配件批發業務。他表示,由於店舖經營已有一段時間,隨着資源增多,現能透過廠家取得貨價便宜的單車產品,毋須再額外花費尋找貨源。雖然店舖有自設網站推廣公司形象,也有透過社交網絡發佈新款單車及配件產品,唯限於人手問題,難時常更新消息,未來會着力透過網絡宣傳店舖。另外,澳門巿場較小,現正考慮在香港或內地設立批發貨品的倉儲地,但擔心內地稅制及運費等問題反而會令成本增大,加上零售及批發出入貨的系統軟件各不相同,發展仍需再詳細考慮。

青企診斷: 進口配件可拓旅客市場

青年企業家協會認為,單車是近幾年十分流行的活動,政府也慢慢地配合在澳門修建了多條單車徑。但在澳門,單車始終是一門興趣運動,以單車作交通工具的不多,而且除了單車徑,其他道路對單車使用者也沒有甚麼保障。故做生意,除了針對本地單車愛好者,可以嘗試吸引國內客人,以進口配件為主,因為內地購買外國產品比較貴,很多內地遊客會借旅遊在港澳購物,可以嘗試以此為切入點。但要這樣做,就不可以只靠本地口碑宣傳,需要加大力度。

批發業務方面,個案希望嘗試在香港和內地批發單車及配件,可能較有難度,除非已經取得某個品牌的大中華區總代理,廠商一般把代理分到香港,澳門再從香港代理商取貨;而內地一般是另外一個代理商,所以除非該個案已取得或者將會拿到一些品牌的總代理。就算已取得品牌本地代理權,如果香港或內地已經有代理商,本澳商家再供貨到當地就會變成水貨,當地代理商有可能向廠方投訴,這點要注意。另外,批發業務需要倉儲不同品種,現金流要注意。批發業務初期,要靠物流倉儲公司提供倉儲和配送服務,這樣在嘗試新業務初期比較划算。

至於人手方面,暫時可靠外判服務紓緩,例如網頁宣傳靠網絡公司,倉儲送貨靠物流公司,長遠來說政府需要正視中小企人資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