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診斷案例之新式百貨士多便民 擬開分店

新式百貨士多便民  擬開分店

平日要選購生活用品,不少人覺得最重要“就腳”。日日購是一家生活百貨小士多,於二一年十二月開業,主要銷售各式各樣的生活雜貨產品。負責人之一孫嘉鳴表示,疫下主業收入受影響,因此與合作伙伴合資八十萬至一百萬元開“小士多”,希望方便居民同時又能穩定收入。

孫嘉鳴指,該店由自己與一合作伙伴共同創立,因合作伙伴是清潔用品的供應商,所以店內除了銷售糧油食品,關於防疫、消毒等產品都佔較大比重。兩人投入近百萬元資金開店,主要用於店舖裝修和貨款。

疫下民生店需求穩

談到開店的原因,他直言,由於自己是從事活動策劃及公關工作,疫下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反之只有做民生用品的店舖才相對穩定,同時又考慮到若開設超級市場投入的成本會更高,因此只希望開設新式的“小士多”,既能穩住收入,亦能提供各類生活產品方便客人。

不過,疫情對生意影響“有好有唔好”。由於疫下少了居民外出,生意明顯較淡靜,但去年底有世界盃、聖誕節等沖喜,加上最近防疫政策放寬,居民對物資需求度大增,生意亦相對好轉。但始終自己專職非零售業,只是看到商機而選擇加入,所以宣傳方面較為薄弱。

面臨人手資金壓力

小小的店舖只有一千呎,但店內提供約五百款產品。他稱,現時經營困難主要是欠缺人手,由於無本地人肯做,即使想聘請外僱替補,但這類銷售員崗位被歸類為與名店看齊的薪酬水平,感嘆小店實難以此高薪聘人。此外,留意到現時該店從貿易行“攞貨”會較直接向廠家購買更為優惠,因此必需花更多心思採購產品,以增加利潤。不過,因屬新開店,供應商對其店仍欠缺信心,貨款需要即結,變相資金上有一定壓力。最後是疫情所帶來的不穩定性,生意額時高時低,相當困擾。

直播帶貨有待開發

其實,該店亦擁有外賣牌照,可提供熟食的外帶服務,故曾嘗試推出餐盒,可是效果一般,最後只能選擇專注銷售生活用品。為了提高產品銷量,該店亦有與外賣平台合作參與網購直播帶貨,惟現時澳門人仍未養成“睇直播”購物的習慣,他們更傾向落街即買即用,網上業務還有待開發。

至於未來發展?他稱有計劃再開一至兩間分店,選址在新橋區,看準該區仍然有可開發的市場,未有太多超巿進駐。此外,希望與舊式的小型士多合作,該店可以助其重新包裝及營運,希望未來有機會成事。

經營三問:

    1、如何增加營業額?

    2、怎樣穩住現金流,減低虧損可能性?

    3、未來怎樣吸引旅客光顧?

青企:貨品要專和特別  避競爭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個案企業為一般零售店,除糧油食品外,還有很大部分的防疫和清潔用品。但隨着疫情變成風土病,消毒和清潔用品的銷售未必如以往高,所以要做好轉型準備,零售是競爭最激烈的範疇。

一般零售店舖首要考慮地點,因地點決定人流,而人流決定客流。零售百貨要吸引到客人,主要是由產品種類、價錢和方便性而定。所以若要刺激營業額,必須規劃好周邊人流的消費習慣;而且售賣的產品也要有別於超市和便利店,要做到專和特別才能避開超市的競爭。

若找到市場比較少有和受歡迎的貨品後,初期要以薄利多銷來保持現金流,同時開發利潤較高的產品來增加收入。

吸引旅客方面,由於店舖現處區域並非旅客常到之處,所以要有一些較獨有的產品才能吸引客戶來訪。

中銀中小企:產品促銷建會員制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對案例企業提三建議:

1、店舖可用精選產品做促銷活動,在促銷的同時拉新會員入會,形成自己的私域客群,從而開展私域客群管理。通過私域的運營可以有效做產品測試,以及優惠推廣,也能建立忠實客戶,減省第三渠道的廣告投放費用。

2、要穩住現金流建議從活動運營入手,根據不同的時節或產品做周期性活動,營銷活動最好將客單價提高,通過多種產品綑綁銷售優惠的方式,或者是會員制積分等方式吸引客戶單次購買更多產品,形成複購的習慣。

3、要吸引旅客就要考慮旅客需要什麼類型的產品。旅客來澳觀光可能更偏向手信、澳門特色產品、優質進口貨等類型的產品。因此建議先做好市場調研了解旅客的需求,同時做好內地平台的新媒體運用,通過網上渠道將店舖推廣到內地遊客處。

生產力:善用數據提升顧客體驗

生產力中心對個案提出以下建議:

一、店舖產品同質性高容易觸發價格戰,建議善用數據分析,提升顧客消費體驗,為店舖增加收益。業者可透過新媒體或數字化工具做好客群維護,培養客戶忠誠度,如企業微信、小程序或CRM系統等。

二、以本澳市場偏好、顧客需求及熱度話題產品為分析指標,例如重視家居清潔或健康養生等,開拓一系列屬於自家品牌的利基產品,使成為顧客的必選品牌。另外,業者有意在新橋區開分店,建議先做好目標客群的調查分析,可依照不同消費客群定位不同產品和服務。

三、店舖採購產品在營運成本中佔很大比重,因此可視情況採取不同的採購方式。如保質期長且流通量較高的產品,可大批量採購,以發揮規模優勢,減少採購成本,降低現金流風險。另一方面,可增設代購服務,減低囤貨,亦可增加營運收入,對降低現金流風險有幫助。

學者:精準進貨  推優惠增銷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有如下建議:

1、仔細分析,精準進貨:案例屬於小型社區便利店,人資和財務資源有限,不容易擴張,倉儲成本與進貨資金也是一大挑戰,建議進行仔細的產品銷售數據分析,了解顧客的需求和偏好,精準進貨,熱銷產品可多進一些,銷售一般的產品,則控制好進貨和存貨的數量,增加現金流並降低資金成本與存貨成本,讓店面加倉庫的單位面積商業效益增加。

2、推出固定優惠推廣活動,有助客人造訪頻率與消費金額:如推出“每周優惠商品”,通過每周一次特別優惠的特定產品推廣,可以刺激消費者到店消費,拉動正常價格產品銷售,並有助於提高店面知名度與顧客黏性。

3、了解消費者需求,有效鞏固街坊市場:建議對社區主要顧客進行調研,了解消費者核心需求,並採取相應措施,有助鞏固街坊市場,加速銷售周期與現金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