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澳青開皮具護理店 延續皮革“夀命”
皮具縱使耐用,隨使用增多而出現破損,本澳兩位皮具愛好者秉着“每件物品下半生都是藝術品”的理念,投資約七十萬元開設“本質空間”皮具護理店,主要為顧客提供修復或改裝皮具服務,以延續客戶物品使用壽命。
本質空間負責人朱殷和陳藝欣表示,二人是十多年好友,一直有創業夢,眼見疫下有危也有機,加上均鍾情皮具,便萌生開設皮具護理店的念頭。店舖於今年八月開業,店舖不僅有皮具和球鞋護理、修復,還有手袋改裝、皮具和球鞋訂製、奢侈品二手買賣等,價錢視乎服務而定,數百至數千元不等。
護理翻新工序繁瑣
她們稱,皮具護理翻新,每件物品均需經過繁瑣工序,包括深層清潔已發霉及需修復的部分,使用專用清洗劑以人手清洗數遍,再清除染色部分,最後調色、噴色及固色,務求以最低損害度修復受損的地方。
店舖主張環保,因此皮具改裝及訂製亦是核心業務。設計團隊會按照皮具實際情況為客人改造全新且實用的款式,客人也可在皮具上添加喜歡的圖案,如容量較大的手袋,技師可把部分皮革拆出改裝為小手袋,剩餘的部分可透過拼接改裝,實現一個袋變兩個袋,富創意且實惠。
球鞋訂製獨一無二
店舖亦有二手奢侈品寄賣,幫賣家處理閒置的皮具,買家以優惠價擁有喜歡的款式。至於球鞋訂製亦深受歡迎,客人可添加喜歡的元素到球鞋上,打造獨一無二的款式,無論自穿或送禮均不擔心“撞款”。
該店運作至今約四個月,基本達到收支平衡,營業額每月均可錄得5%至10%的增長,但控制成本開支仍是一大難題。她們指出,開設前期相當不易,僅是皮具護理技術已涵蓋廣泛,開店前二人也多次往返內地了解皮革知識及修復技術等。皮具修復考驗技師手藝,最困難是尋找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團隊,聘用後亦要持續讓團隊不斷培訓學習新技術,此部分花費不菲。
疫情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當時為員工辦理“藍卡”、通關措施限制等均出現阻滯,慶幸最後亦成功讓技師來澳工作。為保證交貨準時,技術團隊均在澳住宿,並可獲得相應的住宿津貼,這又是一筆開銷。
收支平衡看好前景
護理店營運至今較順利,二人對前景有信心,短期目標是集中資源做好本地市場,建立口碑和信譽,打造為本地人喜歡的皮具護理品牌,現時主要集中在網上平台宣傳。
隨着知名度逐步提高後,將會向旅客推廣,並把品牌的理念宣傳至大灣區,讓更多人享受相關服務。未來期望在澳門建立中央工廠,培養更多關於皮具護理、訂製領域的專業技師,確保店舖服務的穩定性,並為澳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經營三問:
1、如何打開本地市場,建立口碑?
2、怎樣更好控制經營成本?
3、如何提高競爭力,拓展灣區市場?
青企:深合區設維修總部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皮具手袋維修行業一般和奢侈品皮具的零售成正比。澳門過去經濟發展得好,奢侈品店越開越多,保養和維修皮具行業有很大發展空間。因奢侈品貴,用家也希望把產品的壽命延長,但行業需要技術和時間來建立口碑,不易一步到位。經營:可聯絡本地的品牌店承接維修部分的保養,加強客戶的口碑;為增加生意額,也可嘗試聯絡本地二手名牌店,為其產品保養以達增值。
控制成本:店中很多技術員以外僱在澳工作,未來應在深合區設立總部,盡量將維修集中在一個點,澳門店用作接生意;利用澳門店品牌在內地有較好的聲譽和誠信,抓緊把點設在灣區內其他一線城市如廣州、佛山、東莞、深圳等,因這類城市的奢侈品消費將比港澳更高,且很多是內地買家,內地設點將有較好的生意機會,但首要在澳建立好品牌和服務標準。
中銀中小企:為員工購保增歸屬感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店舖護理皮具服務需要專業知識,有一定優勢,可借助網上平台,拍攝一些相關短片,教授一些基本的護理皮具知識,令客戶有所得益和營造專業印象。另外,為應對同行競爭,需培養客戶忠誠度,可採取會員制,或定期給予客戶相關皮具保養資訊等以建立口碑。經營成本除相關工具和材料,核心競爭力應為成熟和專業的技師,因此,減少人員流失,保持員工穩定性更為重要。可考慮為員工配置各種關連保險,如醫療險等。加強員工歸屬感。
對於拓展大灣區業務,可先在澳門發展並建立口碑後,再把業務拓展至鄰近大灣區城市,鄰近灣區城市居民來澳較方便,可提高業務量。若在大灣區建立業務,則經營者需考慮往返兩地,或直接在該市設分店,會增加經營成本,也需顧及服務質量和人員培訓能否維持。
生產力:用好“故事”作“營銷”
生產力中心表示,皮具復修服務是一種情感型消費需要;除了名牌皮具的高價值,還有對消費者背後的意義,這些背後 “故事”正好給經營者進行“內容營銷”。
經營者在臉書上分享皮具被主人拿去復修的原因,反映出理解服務對顧客的價值在於“能用手藝幫人留住一份情”。建議設法令顧客“主動”分享這些故事,以及使用服務後的體驗;要知新世代的消費觀重視真實性,尤其朋輩間的真實體驗。
經營者宜多加思考目標顧客、品牌定位和核心競爭優勢(如“創意型”復修、獨創/專有復修技術等),將品牌信念、創作意念、技術等,透過“產品”、 “定價”、“渠道”和“推廣”的全方位營銷策略傳遞給消費者,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和認同,盡快建立忠實 “粉絲”。
生產力中心設有品牌建立及網上營銷技巧等課程,可致電2878-1313了解。
學者:穩健發展後再求擴張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提出以下建議:
一,疫情下穩健經營,推出附加產品服務,創造營收:澳門目前身處中美博弈、產業調整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夾擊下,中小企適合穩健路線,謹慎營商。建議個案企業加強訂製化服務與附加產品,不以資金擴張為手段,以強化服務和產品作特點,有助保存元氣並創造營收。
二,推出熟客優惠,培養忠誠顧客:常用的推廣做法包括推出尊貴會員積分卡(如幫襯10次免費送1次)或是推出儲值卡(如一次儲值10,000元,可享12,000元的服務)之類的顧客忠誠計劃。這可有效鼓勵消費者重複消費,並維繫較長時間的客戶關係,更能增加短期營收和運營現金。
三,先鞏固本地顧客,未來考慮加盟擴張:先將品牌打造成“本澳第一的專業皮具護理品牌”後,再考慮以開放專業加盟方式,擴張外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