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重視健康,輕食越來越受年輕人追捧。有本澳“九○後”看準商機,與友人合夥,去年四月投資二十萬開設“巨浪碗”,主營外賣健康餐盒,提供大、中、細容量的碗,客人可自由配搭不同的肉類和蔬菜,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健康餐。每份食材亦有表明卡路里,旨為讓大眾食得安心又放心。現時日均約有二、三百訂單,正計劃今年內於氹仔開設分店,方便離島客人。
針對健身愛美人士
該店創辦人柯國龍、胡啟榮表示,因愛好健身,留意到本澳針對健身人士的餐盒有需求,決定把美國十分火熱的“poke bowl”風氣帶進澳門,二人憑着一股幹勁實現創業夢。
該店主打健康餐盒,居民可選擇大、中、細三個款式的“碗”,自選及隨意搭配食材,當中分有主食、蛋白質及配菜三項類別,如主食有醋飯及西式沙律等,蛋白質類則有魚生、雞胸及鴨胸等, 亦有創作一系列營養餐單,旨為讓健身或減肥等人士吃得健康。不少客人的回饋都是健康又夠飽,所以累積不少熟客支持。目前已收支平衡,但利潤較小,因食材注重新鮮,成本較高,料一年內回本。
由於用心製作,市場口碑不俗,目前主要依靠社交媒體,朋友,以及客人的口耳相傳,經營至今反應尚算理想,由剛開業日售二、三十訂單,到現時日均能售出二、三百訂單,主要以外賣平台下單為主,亦有小部分居民會特意親臨外帶。寫字樓、政府部門、愛好健身等人士都是熟客,開設外賣店可以方便更多上班族,迎合市場定位。
看好前景擬開分店
他們指出,餐飲業向來挑戰較大,所以該店很注重品質和創新,且健康食品是大勢所趨,對前景充滿信心。日後該店將不斷為菜式加入新元素,選用新鮮食材、注重健康及衛生,研發更多元化及推出季節性產品,以保持競爭力的同時,希望每日都為客人提供不同蛋白質及配菜。另外,該店正籌備今年暑假於氹仔開設外賣店,方便離島客人。展望未來能把品牌延伸至內地,開拓更多客源。
經營三問:
1、如何加強宣傳和拓展客戶?
2、拓展企業及機構訂單有何建議?
3、怎樣能發揮店舖特色?
青企:與健身中心合作拓客源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近年外賣餐飲店非常流行,因其成本低及開業手續較簡單,但競爭也很大。今期個案日均有二、三百份訂單十分不錯,更計劃開設分店。這種由美國引進的“poke bowl”主要以冷食為主,部分材料涉及魚生,在夏天處理時要多加注意包裝和保溫,增加客人的信心,建議可加入一些熱湯來讓客人有更多選擇,可設計成套餐來增加收入。
健康生活是現代人的重中之重,應重點宣傳其健康食材。食物衛生也是顧客注意的地方,可以在宣傳上多公開廚房的整潔衛生增加客人信心。拓展商業訂單方面,近年澳門非常流行經營健身中心,可嘗試與其合作,因為很多到健身中心的顧客都十分注意飲食和健康。
發揮店舖特色方面,因為未來希望把品牌伸延至內地,但內地競爭更為激烈,故必須把澳門的品牌經營好和站穩陣腳,才往內地發展。
中銀中小企:與銀行合推優惠增客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輕食目前以吸引年輕人及健身人士為主,並未受到普羅大眾追捧,因此在宣傳方面除標榜健康及飽腹,也須在美味方面下心思。建議研發一些低熱量而又美味的醬汁或配料,並透過與各大健身中心合作,拍攝相關宣傳片,於網上渠道宣傳,以提升知名度;也可利用手機銀行優勢,與銀行合推消費優惠,增加獲客機會。
嘗試主動聯繫醫院、學校、健身中心及各類西餐廳等為他們定製各類輕食配套產品。但須充分考量供貨能力能否應付批量訂單需求,或需規劃中央廚房來實現高效生產。
食物擺設及包裝可參考日式便當,讓消費者開碗有驚喜,增加消費者打卡宣傳機會;店舖裝潢和產品包裝設計方面,可增加繽紛色彩元素、特定主題畫、一些流行語句等,來吸引消費者眼球。
生產力:傳遞健康飲食資訊
生產力中心表示,個案企業定位健康簡便,顧客以健身人士和上班族為主。店舖開業僅一年,銷量已提升十倍,成績不錯。建議經營者密切觀察銷量變化,及時調整食品口味及組合,滿足顧客需要。除保留招牌產品,可開發適合本地人口味的產品。
推廣方面,建議從健康教育入手,向消費者傳遞健康飲食的資訊,如食物的營養成份、每天應攝取的正常份量及人們應如何做到健康飲食等,藉此吸引消費者對店舖的關注。還建議使用環保器皿,減少外賣包裝的污染。為環保出力,引起消費者對店舖品牌的認同。
最後,建議加強對食物品質、安全、衛生的監控。加強員工培訓,考取食安認證。生產力中心長期開設食品安全相關課程,如食品衛生督導員課程、食品安全管理系列等。中心鼓勵和協助企業考取相關認證。有需要可向該中心查詢。
學者:開分店注意成本控制
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對案例提出四點建議:
一、做好成本控制,平租才擴張:開分店雖增收,開支也增加,尤其人手與店舖需求,會讓經營的固定成本一下子上升許多。本澳提供健康沙律外賣餐盒的商家不少,建議做好成本控制(尤其是舖租),才能維持良好收益。
二、定期推出優惠套餐吸引更多訂單:為加強推廣,吸引新客,增加熟客黏性,建議可每月推出不同優惠套餐;還可向醫護人員推廣。
三、加推限量食材增加變化:為提高收益,建議推出食材升級或搭配少數高級元素的創意料理,提高品牌價值。
四、進軍灣區城市,擴大營收:直接進軍灣區城市的寫字樓附近,城市中重視健康飲食的白領和健身族越來越多,是廣大的市場。本澳市場無法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相比。從地緣關係和市場潛力看,建議融入大灣區城市,相信長線潛力看好。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03/15/content_1502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