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中式湯水店 日賣六十碗

南方人着重湯水,但城市人工作繁忙,未必有時間煲靚湯。數名居民於去年疫情高峰時,萌生開設主攻中式湯水的外賣店,經過半年籌備後,最終於去年十月開設“想湯”,該店負責人陳紹昌表示,目前日賣五十至六十碗,主要服務路環居民,擬與中西醫等專業人士合作推廣健康食療,品牌成熟後再拓展至氹仔、澳門半島。

瞄準中產回頭客多

陳紹昌表示,店名“想湯”意即“想念湯水”,主要提供燉湯及蒸飯等食品。本身對廣東湯水文化有研究,去年疫情期間,全澳響應政府抗疫政策,減少外出聚會、用膳,居家煮食及外賣需求大增,同時更重視健康飲食。澳門的湯水文化深入民心,幾位朋友聚餐時聯想到湯水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故疫情不久即開始構思,着手籌備建立該店舖。

近年手機外賣平台APP廣泛流行,不少外賣餐飲店把握機遇應運而生,但沒有實體店,消費者可能有食品安全等疑慮。有鑒於此,為增強消費者信心,並考慮到店舖定位中產人士,最後於路環住宅區租逾二百呎的店舖作為實體店,現場燉煮靚湯,讓平時忙於工作、應酬的上班族,可品嘗到家庭風味的足料湯水,目前每四小時可製作約一百碗。

該店開業前有進行市場研究,了解同業競爭情況,結合自身優勢品嘗數十種湯水後,最終挑選出四至六款湯水產品,希望以專注產品質量作賣點,吸引消費者垂青。雖然疫情影響經濟環境,但民生區受影響較小,居民仍有一定消費力,對品質及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該店開業至今,日均賣出五十至六十碗湯水,消費者主要為區內居民及附近上班族,回頭客比例約七成,周五、周六晚市較為淡靜,因居民周末放假多外出用膳。由於未有加入外賣平台,力所能及下,可以送到路氹城區域。近日也有接到一張賭場到會訂單,訂購約一百碗湯水。

選址路環請人困難

雖然疫情期間澳門經濟急轉直下,就業環境惡化,失業率上升,但小店請人難度並無下降,可能店舖位處路環,不少求職者聽到要到路環工作就婉拒,令人意外,故此現時經營主要以兼職為主,負責人也輪流幫手。店舖有向政府部門申請外僱配額,希望緩解人資難題。

店舖每兩至三個月會檢視產品銷量,結合銷售、季節變化調整產品組合,提高營運效益。另外,店舖以養生、健康作為主打賣點,為提高專業性,計劃與中醫、西醫及營養師等專業人士合作,結合專業人士的營養建議,進一步改良產品。目前店舖以路氹區客戶為主,倘未來反應理想,也會逐步擴展至氹仔、澳門半島等區域,逐步建立品牌,待經營規模擴大、需求量提高後,再考慮以中央廚房方式製作產品。

經營三問:

1、如何提升店舖的專業、特色?

2、拓展訂單業務有何建議?

3、對提升食安管理有何建議?

青企:標準流程增食安管理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廣東湯水對餐飲文化有重大影響,不同湯水有不同功效。今期個案以粵式湯水和蒸飯作賣點,適合大部分人口味,也較為健康。

案例在路環大型屋苑經營實體店,予客戶信心,建議先做好品牌,日後再以中央廚房模式擴大發展。現在日均湯水銷售額仍不多,除計算每天銷量,還應以人均消費比較,如人均消費不低,則要思考如何增加銷量來增加收入。資料提到曾有賭場大訂單,可以盡量開發這個市場,因賭場24小時開放,通宵班者也希望喝到營養湯水,這類單一般不會和飯市時間衝撞,可作為增收和用好店舖的生產時間。

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可參考食品工場的標準製作流程,白紙黑字和標準化整個備料製作和出品過程,讓所有員工包括兼職遵守,也可用鏡頭監察製作流程。現在內地很多食店為增強顧客信心,會直播廚房製作過程。

中銀中小企:倡重視盛器設計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都市人工作繁忙,靚湯有需求。因此,湯水店應運而生,加上外賣平台普及,經營成本大減,但競爭亦大。

個案店舖開業不足一年,無加入外賣平台,單靠自身力量,銷量約有產能的六成,成績已算不俗。設實體店有優勢,經營者可精心裝修店舖,突顯品牌,建立專業及特色形象。湯的溫度很重要,外賣的盛載器皿宜多花心思設計,提升品牌內涵價值。多利用媒體宣傳,以直播形式介紹製作過程,提高客人信心。租金及人力成本是最大的經營開支,除本身宣傳,還應利用手機外賣平台,提升營業額和曝光率。

另要與銀行建立往來關係,將營收反映在銀行帳目上,有助日後融資。銀行電子設備發展成熟,加入銀行的支付平台,可減省排隊輪候時間,節省人力成本,還可透過銀行電子平台宣傳。

學者:強調優點  開發團體訂單

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提出下列建議:

一、開發團體訂單:進一步開發路氹娛樂場、酒店及氹仔學校市場。採“先接單收錢,再代客生產”的方式進行,前提是訂購量要夠大(如一次訂30或50碗以上),可適度優惠,最好捆綁“湯水蒸飯”成套餐銷售(加大總銷售額)。有機會成為利潤的另一個成長點,同時建立口碑。

二、強調足料與當季優點:雖主打天然原味足料,但最好多強調季節特色,中國人講究“不時不食”,加強和中西醫等合作,推出應時產品。一定要維持高品質,才能建立好口碑,持續吸引顧客光臨。

三、推出“周末限定”:應對周五、六晚市較淡靜,建議增加“周末限定”特色產品,例如豬腳薑等,有周末驚喜選擇。

四,加強宣傳增加知名度:建議善用網絡和手機多作宣傳,建立知名度和口碑。

生產力:拓團客  擴配送範圍

生產力中心表示,個案企業目標客群為上班族,應多觀察其消費模式及需要,調整產品和銷售策略。如湯水、蒸飯外,還有甚麼配搭食品迎合喜好。食品若配搭得宜,有助擴大客群。

為提高銷量,建議加強拓展團體客及擴大配送範圍。數位同事一起訂餐也屬團體客,可給予折扣等優惠。路氹區人口只佔全澳約20%,配送範圍應擴大至澳門半島。雖增加成本,但銷量擴大足以抵銷,最終能增加收益。

設立中央廚房方面,應達到一定銷量才可考慮設立,因此舉需一定的額外投入,需要一定的業務量支撐。中央廚房除可擴大產量外,更可加強食品質量和控制衛生。不過,現有條件下,也建議經營者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生產力中心為業界提供食品安全相關課程,如食品衛生督導員課程、食品安全管理系列課程等。有需要可派員報讀。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02/01/content_1493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