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青創新式素食餐廳 疫下開分店

素食近年成為健康飲食新選擇,除了有宗教上考量外,素食對地球較為環保、對個人則有益身體、更能身體力行提倡動物權益,但許多人對素食的印象停留於傳統的素肉、蔬菜。年輕人施星瑋看好本澳素食市場,創辦我行我素(VEGAVEGA)新式素食餐廳,主打台式及西式素食,冀提供多元素食選擇,打破傳統“齋菜”刻板印象,推廣素食文化。

住宅區設分店

施星瑋表示,看準本澳缺乏多元素食選擇,一八年首次創業,於十月初五街創立一家新式素食餐廳,有別於傳統中式素菜餐館,店舖主打年輕化素食,類別有意粉、比薩、漢堡等數十種產品,還有咖啡、豆製飲料等,供純素顧客選擇,產品單價介乎數十元至百元不等。經近兩年時間經營,產品被大眾所接受,有年輕人、長者、一家大細、素食者、甚至旅客等前來捧場。隨環保、動物保護的概念成趨勢,素食人群不斷擴大,除了有長期固定素食者外,亦有年輕人會定期擇日食素。在首家店經營不錯、正在回本基礎下,再選址於黑沙環投資百萬拓一分店,並於月前開幕,黑沙環位處住宅密集區,反應不俗,飯市滿座。

推陳出新留客

他坦言自己並非餐飲業出身,故要全職全心投入在經營店舖上,由第一家店到分店都是親自籌備,店內裝修風格、菜單設計,到經營運作的財務、人事管理、宣傳甚至是網絡小編等都是自己一手包辦。餐飲業最具挑戰性是留住顧客,市場選擇太多,店舖又非茶餐廳能讓顧客成為每日光顧,為此有定期研發新產品,讓顧客有更多驚喜,同時亦不斷優化出品及服務,希望顧客感到滿意;另外,中小企面對的困難離不開租金、人資,年輕人甚少願意投身餐飲行業,請人難以及保持穩定性,相當考驗管理能力。

疫情下,各行各業大受衝擊,他坦言,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計劃,由原來“好景”大環境變為如今逆市擴張甚感憂慮,分店籌備過程更是困難重重,裝修、招聘等都有不同程度阻滯,經歷數個月停頓,幸好開業後,市場反應尚算理想,仍在密切觀察後市情況。

施星瑋指,餐廳成立初衷除了是方便素食者外,亦希望建立平台推廣素食文化,店內特設區域擺放合作者的環保和素食產品,供顧客購買。若未來兩店經營穩定,會考慮在氹仔區開設分店。

經營三問:

1. 如何將顧客發展成熟客群?

2. 開分店需要注意事項?

3. 如何加強非飯市時段及外賣生意?

善用O2O精準營銷

生產力中心表示,目標客戶不應只鎖定素食者,而是擴展到上班一族或家庭客戶等。

經營策略方面,需要以串連線上到線下的“O2O”思維去考量。落實“O2O”第一步是網上營銷,將網絡上的消費者引流到實體餐廳;把握顧客在實體店時間,促銷吸引他們加入好友,既留住來店客,又拓展客源。

日後“O2O”經營應要能串連到網上點餐及/或預訂座位、網下餐廳留位及/或開始備料、顧客到店掃碼確認後由廚房直接做菜、用餐後以電子方式支付並進行評價和分享,以及餐廳透過消費行為資料精準營銷。

開第三家門店,宜慎重規劃。除成本及人資制約,多店式經營要標準化運作,以及優化餐單和營運管理流程,確保顧客體驗一致性,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生產力中心設有課程,可致電或電郵查詢(電話:28781313、電郵:cpttm@cpttm.org.mo)。

早鳥優惠促翻檯  甜點組合增銷

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根據案例企業經營現況建議:

(1)維持美味產品是持續致勝關鍵:很多素食餐廳強調沒有肉,但口味重、多油,不利健康。澳門人重視食品安全,不少高素質的遊客也是,健康又美味的食物具有一定吸引力。

(2)加強飯市用餐時段規劃配合優惠政策,增加銷售量:飯市時段,通過調整經營時間和價格來改善。例如午餐早鳥優惠時段,11:30到12:30第一輪完成用餐有優惠,12:30到14:30可以做第二輪和第三輪生意,一小時之內買單者有優惠。14:30到15:00間可以有晚鳥優惠,例如七折吸引彈性上班者。讓午餐時段做到至少兩輪生意。

(3)加強非飯市時段和小食外賣:澳門人飲食品味佳,特定人群願意為好產品多付一些錢。素食甜點或是速食輕食組合是常用方法,提供外帶服務有利銷售。

開發新菜式  拓輪班客市場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案例企業負責人經營餐飲已經有一兩年經驗,而且剛開分店,在整個營運流程應沒有什麼問題,未來主要是如何留住顧客和發展策略。

留住顧客方面,因澳門全素餐廳是小眾市場,但只做素食人士生意較難快速擴展,所以必須菜式上開發,吸引一些非素食人士光顧,宣傳上可多以新派素食作招徠。

經過今次疫情,澳門租金有調整,但民生區比旅遊區和商業區更能抵抗疫情,所以未來開分店應多選擇民生區,因餐飲是一個比較細水長流的行業,像旅遊區一時間太多客人也應付不來,所以選擇客源較穩定的民生區。

增加外賣方面,在外賣包裝上可以環保材料作為賣點。另外,在非繁忙時段,提供優惠是最好的選擇。現在澳門很多時候上班族都不一定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澳門人工作也需要輪班,盡量給予非正常繁忙時段優惠,吸引長遠的輪班族顧客。

自動點餐結帳系統  節省人資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店主可嘗試引入自助點餐及收銀系統,讓客戶自動選擇點餐和結帳,節省人力資源;待經營發展穩定後,可考慮設立中央廚房,集中化生產、採購,產生規模經濟,降低人資和單位生產成本,亦為日後加盟開店模式作準備。企業日後若要擴張經營,資金融通可向銀行早作了解,建議開立銀行賬戶,將日常經營收支反映在銀行流水上,以便日後融資作為有力之分析依據。

除此之外,現時銀行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例如:代發薪服務、網銀、自助設備、收單等,能夠讓企業釋放人力資源,整體上提升營運效率,同時企業要持續發展和保持競爭力,關鍵之一是人才,現時銀行代理團體退休金、團體醫療等員工相關福利產品,企業可考慮參與相關計劃,以福利留住人才,保持人員穩定,亦可避免人員流動產生的巨大成本。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10/05/content_1465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