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日益重視牙齒保健及美觀,近年牙科中心更是隨處可見。從事牙醫十多年的黃駿傑,一二年與兩位同業合資二百萬成立齒康牙科中心,至今已擴展至三間,第四間有意落戶氹仔區,繼續做好澳門市場,暫不會擴展外地業務。
八年開設三間
黃駿傑表示,○二年自牙科專業畢業後,加入本澳醫院從事牙醫工作,一做便是十年,累積一定經驗及顧客後,考慮事業發展及收入前景,遂辭職與另外兩位牙醫於一二年合資逾二百萬,在皇朝區的商廈開設牙科中心。
由於牙科中心最初未有知名度,主要靠過去累積的顧客支持,創業第一年是耕耘期,收入不及醫院醫生時期;累積知名度後,牙科中心收入逐漸好轉,約一年後,收入追上醫院時期,大約兩年時間已回本。因應客源增加,一五年在中心旁邊租用另一個單位,開設第二間牙科中心,隨後於一九年在同一層樓再開設第三間牙科中心,第四間牙科中心有意落戶氹仔區,服務氹仔區的顧客。
走中高端定位
牙科中心定位中高端,除提供基本的洗牙、拔牙、補牙等服務,還有牙周病、牙齒矯正及種牙等中高端服務。現時居民生活要求提高,除注重牙齒健康,也注重牙齒排列及美觀等,故牙齒矯正服務有一定需求。
該中心已聘請三名牙醫,加上原有的三個創辦人,共有六位牙醫,牙科助理、清潔工等員工則有三十多人。目前,澳門牙醫人資尚算充足,反而是助理等工種的流失較大。
澳門牙科服務場所不少,除了醫院外,各區均有新、舊牙科中心,競爭也算激烈,主要提供的牙科服務大同小異,故一定要用服務突出自身優點,如注重售後服務等,與顧客保持聯絡溝通,關心顧客牙齒健康,同時注重提升硬件設施,在外地引入數碼化設備及製牙設備,並引入3D打印機技術,透過各類新設備為顧客提供臨時牙齒,在等待正式牙齒到來前,不至於影響牙齒美觀及日常進食。
定期學新知識
牙科治療屬近距離接觸治療,新冠疫情爆發後,顧客避免近距離接觸,故疫情初期的兩個月,牙科中心生意有一定下跌。同時,中心要引入防疫設備,消耗性的防護用品使用量也大幅增加,導致成本上升。隨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近三個月客量逐步回升。另一方面,由於疫情關係,居民前往內地較為不便,更要隔離才能入境香港,部分習慣前往內地或香港就診的居民,需要在本澳尋求牙科服務,短期內對本澳牙科需求增加,該中心希望吸引中高端客源嘗試中心的服務。
隨着科技進步、新材料誕生及應用,牙科治療的技術及材料應用日新月異,故每年都要參加對外交流,以及報讀牙科的短期、長期課程,考取各類文憑、證書,跟上時代發展,鞏固專業所長。目前,中心希望扎根澳門市場,服務本澳居民,未來希望與本澳文創跨界合作,注入澳門特色元素,暫不考慮到外地發展。
經營三問:
1、對牙科中心發展策略有何建議?
2、如何在相同服務的同業中突圍?
3、怎樣降低人資流動性?
制度化管理 集團式發展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案例企業創辦人由醫院出身,應該盡量利用醫院的制度化管理來優化診所的營運,因為未來的趨勢必然是會集團化、專業化和品牌化。
現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未來計劃落戶氹仔區提供服務,未來氹仔一定會是其中一個盈利的重點區份,因為已經是一個發展得十分成熟的居住社區,而且客戶群可能有別於現在澳門商業區的客戶,所以未來在營業時間上可能稍微調節,以配合氹仔社區的客戶群,盡量利用時間差來吸收平日正常時間不方便去牙醫診所的客戶。
最後提到減低人員的流動性方面,輔助的人員流失率比較大,可以從制度方面入手,固定薪資上加上提成,這樣可以刺激員工更積極擴大客戶群,畢竟很多時前線員工先於醫生面對客人,因為有了提成和固定客源的關係,變成前線人員的流動性也會比較少。
善用政策及銀行融資 走得更遠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雖然本澳牙科中心不算少,但與該中心比較,這樣發展規模在行內相對不多。反映該中心有一定實力。
本澳經營的牙科中心多,有一定競爭。要突顯自身優勢,首先中心要不斷提升員工服務素質、加強售後服務,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引入新設備,及不斷創新,才能吸引更多客戶。
公司可持續發展要靠員工,所以員工是公司資產。要增加員工對公司歸屬感,可以為員工提供培訓、進修,可以增加員工福利(如團隊醫療保險、公積金)及家屬牙科保健優惠等,亦會減少員工流失。
最後,建議中心可以善用政府中小企援助優惠政策,亦可以透過銀行融資,使到中心發展走得更遠。
專業技術友善服務 增競爭力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稱,就案例企業提供以下建議。
專業技術與形象可多宣傳:第一個重點專業技術。醫療技術一定要專業,醫生耐心也是專業表現,這種專業形象要推廣。建議牙醫多在媒體曝光,增強消費者就診信心。
良好服務維繫顧客關係:第二個重點服務。親切的關懷問候,就診後小禮品的贈送是不少成功牙醫診所慣用方法,顧客滿意,加強業務推廣能量,一舉兩得。
提高薪酬待遇與相關福利減降人員流動:市場競爭隨時變動,所以整體服務質素很重要。留住人資不僅有利長期經營,良好服務和專業留住顧客,維持高端路線的應有格調。
鼓勵消費升級,未來市場潛力大:年輕人重視形象,牙齒矯正有很好市場,抓住這兩大趨勢,合理擴張,讓一般洗牙、拔牙、補牙民眾,考慮未來牙齒矯正或種牙,獲取更高效轉換率,達到消費升級效果。
分析顧客需求 更新服務
生產力中心表示,案例企業的標誌設計有心思,在社交平台有不少宣傳推廣,凝聚一定數量的粉絲,這有助提升中心知名度。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繼續善用不同網上平台。管理者應挑選對牙科中心具效益、對潛在顧客又有興趣的內容作營銷重點;執行過程中應對內容進行評估、修正,找出適合自己的營銷方式。
第二,注重顧客體驗。顧客除了注重醫療水平,還注重全程的體驗。醫生和顧客之間的互動很重要。就牙科而言,一般人都很害怕牙科手術。如醫生能多提供一些治療知識,包括最新技術、方法的訊息,相信可消除他們的疑慮。
第三,做好顧客需求分析。隨着醫療中心客源不斷累積,經營者可透過內部資料分析,了解顧客所需,並結合社交平台粉絲感興趣的話題,不斷改良和更新服務,以滿足顧客需求。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9/21/content_1462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