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 合資引入抹茶品牌 拓大中華市場

抹茶及其相關產品在澳門深受歡迎,主打抹茶產品的舞伎Matcha Café由負責人Evan與好朋友合資從美國引入,取得大中華區總代理權後,去年中於澳門旅遊區開業,以此作起點輻射大中華市場。受疫情影響,現時轉型發展民生區,生意較舊店好一倍,希望拓展氹仔市場,等業務穩定及疫情過去後,以特許經營方式發展大中華區市場。

疫情爆發及時轉型

Evan表示,該店源由移民美國夏威夷的日本人創辦,兼備美國及日本的風格。一八年到美國旅遊時初次遇上該店,本身並不是“抹茶腔”,但嘗試過後認為味道不俗,便萌生引入澳門的念頭,與另外兩位兒時玩伴商量後便主動與該店聯絡。最初希望取得澳門的代理權,但有感一做就要做大,最終擴展至大中華區代理,經過多次磋商,成功取得大中華區的總代理權。

澳門店作為大中華區的起點,一九年五月於南灣區開業,最初主攻遊客及周邊上班族,開業不久便做到收支平衡,但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遊客量急跌,居民也一度在家工作,面對高昂租金,經營壓力甚大,最後決定轉型。提早退租轉攻民生市場,落戶紅街市附近的民生區。新店租金壓力減輕不少,但營業額反而較南灣區多一倍,且客源年齡層較為多元化,新增不少家庭客。

推出澳門時令產品

該店主打抹茶產品,也希望在服務上作出突破,例如提供雪糕外賣服務。顧客打電話落單,四杯或以上雪糕即可外賣,為保持雪糕質量,放入保溫箱及雪櫃保存,並以私家車運送,一般可保存四小時至八小時,讓顧客即使工作無暇外出也可品嘗雪糕。由於產品的特點,大多數都會傾向現場落單,即叫即食,因此外賣比例祇佔業務兩成。抹茶較受女生歡迎,故八成以上的顧客為女性。

他表示,疫情發生前,原本計劃立足澳門後,便探討開放特許經營拓展內地市場,並已有洽商對象。但疫情爆發後,計劃趕不上變化,外圍經濟、疫情變數太多,相關計劃暫停,繼續深化澳門市場,以及完善產品,希望在年底前落戶氹仔區,並會檢討現有產品線,因應亞洲人口味作出調整,做好整個作業流程,以及開發澳門特有的產品。因總店開放一些空間予店舖自由發揮,疫情後便發展鮮花蛋糕市場,以及針對季節的時令產品。

運輸成本升無加價

雖然一直有收到來自內地的加盟意願,包括主要大城市,但疫情下變化多,未知會否有第二、第三波疫情,故視乎疫情發展再作調整,留有空間靈活應對疫情變化。

本澳人資流動性高,但可以請兼職及外僱緩解問題,目前有六名全職及四名兼職,可以應對日常營運。現時遇上的問題是疫情令全球航班、船期減少,運輸成本相對提高,該店原料全部由日本、美國進口,受影響較大,但疫情期間沒有加價,與社會共同抵禦疫情。

經營三問:

1、自營或特許經營拓外地有何不同?

2、加入銀行電子支付渠道有何幫助?

3、外賣店服務如何可令人眼前一亮?

制定標準作業流程

生產力中心表示,案例企業由於疫情暫停開拓內地巿場。建議先做好澳門的直營店,以累積經驗,為將來發展做好準備。公司有意在氹仔開第二間門店,如能夠開更多分店,更有利產品和經營的測試,為日後走出澳門打下基礎。

作為地區代理,經營者應充分了解品牌的市場定位及其價值主張,從而制定適合的營銷策略。從操作層面看,目前最重要是制定或完善標準作業流程。有了完善的標準作業流程,將來的門店便快速複製。

目前的店舖和日後開設的分店,都由公司直接投資、經營,其優點是易於管理和控制,缺點是投資金額大。日後若是進入內地,應該是以加盟模式營運,由加盟者投資,代理的角色是授權和管理。雖然不用作很大投資,但要考慮問題更多,包括加盟條件的訂定、加盟商的挑選、後勤支援、品質控制等,這未必能在直接經營中體驗得到。

推限定款  差異化銷售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根據案例企業情況,從市場營銷組合來建議:

(1)產品:業者提出要研發一款主打本澳特色的限定款,是好的想法,不論是“抹茶+葡塔”或“抹茶+XX”口味,要謹慎研究,才容易成功。不然可先推出“澳門限定”和“氹仔限定”的差異化銷售。

(2)價格:合理範圍。澳門消費者對高品質美食願意付出較高代價,只要堅持良好品質,定價不是問題。疫情期間沒有加價是正確作法。推電子消費卡優惠,對業績一定有幫助。

(3)銷售渠道:未來擴張氹仔,進一步優化經營。氹仔中產階級、富裕人士、年輕白領、以及外籍專業人士多,還有科大和城大的學生消費群,和該店定位也算配合,合理選擇。

(4)宣傳促銷:中小企人資短缺,但店裡全職及兼職可以應對日常營運,網路上對該店服務也沒也太多抱怨,值得鼓勵。

拓特許經營先站穩陣腳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案例企業的優勢是大中華區的代理權。因為很多時候品牌商覺得澳門地方小,所以不輕易把整個代理權交給澳門企業經營,擔心開店速度會比較慢,所以今次經營者能夠取得整個大中華區的代理權應該要好好把握。

經營一年時間開始談特許經營權有一點倉猝,應先站穩好陣腳,多開幾間門市後才洽談境外的特許經營權,這樣既可以穩固總代理的地位,也能夠更容易了解到各個特許經營商可能遇到的不同狀況。未來電子支付渠道必然是趨勢,現在開始有一些本地科技公司提供一條龍的服務,統一安排客戶和所有的支付系統對接,省卻客戶需要每家金融機構去跑申請的時間。外賣店舖要讓客戶感受到服務,就要以包裝和能夠促進二次銷售的策略例如優惠券,來方便和吸引回頭客人。

外賣獎勵  增加消費吸引力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案例企業目標客戶群為年輕的群體,有明顯引領潮流的特質,同時也對新事物有很高的要求。

電子支付對於現今的企業,尤其是零售業非常重要,包括網上的電子收款。電子收款可以減少商號的現金收付,減少人員對現金的處理,亦迎合目前年輕人喜歡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付款的習慣。同時能加強與銀行的往來,增加在銀行的銀行流水賬,在商號需要資金時,容易獲得銀行的審批。

在疫情仍存在的時候,人們減少外出,外賣成為消費的重要方式,為增加消費者的外賣樂趣,可以設計外賣獎勵卡,如達到一定次數可以免費贈送特定的產品,相關的產品必須非常具有特色,且只能通過累積次數才能兌換的,增加客戶相關產品的飢渴追求。對於到店自取外賣的客戶,可考慮設定達一定金額,可免費獲抗疫產品的抽獎,增加消費的樂趣。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8/31/content_1457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