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和宣傳是提高企業知名度的方法之一。有年輕人於一八年開設公司樂允宣傳,主要提供活動策劃、品牌宣傳等服務,更嘗試將AR、VR元素放入策劃的活動中,以幫助企業客戶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創辦人梁家茵認為,澳門要打造智慧城市,高科技必然有存在需求,公司計劃待澳門業務穩定後,再開發內地市場,擴展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創業成本較低
梁家茵表示,大學畢業後投身社會工作數年,起初覺得賺到錢就滿足,但後來開始思考自己人生和興趣,希望作出改變,毅然辭職到英國遊學一年。回澳後以自由工作者身份接觸到活動策劃,發現自己對有關範疇深感興趣,能與不同人士接觸,加上觀察到市場有一定需求,決定成立公司,創建屬於自己的活動策劃和宣傳團隊。
在自由工作者期間曾擔任活動公關,認識到不少活動搞手,明白活動策劃需要顧及宣傳、製作、流程等,憑着自身積累的經驗和人脈,對於開設公司也有幫助。公司起步時只靠自己獨力支撐,一人分飾多角,包括宣傳、推廣、接洽等,偶爾更需要通宵工作,現時新增另一位股東合伙經營。由於公司性質關係,前期沒有牽涉任何的投資成本,不似零售業需要囤貨、餐飲需要場所經營等,公司更進駐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減省場地成本等。
年均接十訂單
雖然屬初創企業,但平均一年仍接到十宗項目訂單,比預期好。目前公司在港澳地區都有接到客戶訂單,澳門主要客戶是博企,例如在活動現場提供AR遊戲,亦有其他企業聘請策劃活動開幕式等;香港客戶訂單更多,原因是香港的商場數量多,不時舉辦活動吸引人流。至於中小企客戶方面,可能是高科技產品宣傳的成本仍然較高,因此佔數不多。
經營困難方面,她坦言是不穩定性因素太多,尤其是吸引回頭客方面更困難。雖說前期無需投放任何資金成本,但過程中用的時間和團隊人資成本卻是一筆大開支,每次都要因應所接的活動項目性質聘請短期人手。活動策劃有分淡旺季,以年底最旺,其他日子只能與客戶保持聯絡。
由於澳門要打造智慧城市,有感VR、AR等科技必然存在需求,未來發展方向會繼續朝相應範疇發展。同時,公司宣傳上亦會進一步加大力度,待澳門業務穩定後,再開發內地市場,擴展至大灣區發展。
經營三問:
1. 怎樣解決行業不穩定性?
2. 怎樣看該行業前景?
3. 如何把VR及AR應用更多場景?
主動制訂年度計劃 助穩業務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案例企業一八年成立,規模不算大,但在港澳也有營運。由於香港的商業模式比較成熟,所以生意較多,但競爭也較大;澳門因大型商業機構不算多,所以生意較少,同時競爭不及香港激烈。
在經營上,除了單次為一些商業機構服務外,也可嘗試主動制訂年度或季度計劃給客戶,盡量把年度或季度的目標定好,才能預計到自己每年有多少生意,繼而成立自己的固定團隊,解決部分行業不穩定性的問題。
另外企業把AR、VR等應用在澳門的客戶場景上,這種新的宣傳模式必然會是一個趨勢,但不一定會變成公司的主導產品。因為活動策劃是一個要經常更新、創新的工作範疇,而且澳門也有一些主力製作這類科技的公司存在,活動策劃還是靠點子和方案為主要吸引客戶重點。
增企業宣傳 參與展覽社團擴人脈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 案例企業開業約兩年,主要提供活動策劃及品牌宣傳等服務,將AR及VR等新元素放入宣傳策劃當中,加強競爭力,經營成本較低為公司競爭優勢之一。
企業可考慮作多元化發展,擴展籌辦活動的業務範疇,提供一條龍式服務,以穩定營業額。除了替客戶宣傳外,公司本身亦要宣傳,多參與貿展及社團活動等,除提高公司知名度,也可擴充人脈關係。另一方面,以薄酬或義務形式為慈善機構或團體舉辦活動,對公司發展有很大幫助,未來發展需放眼大灣區市場。
與銀行建立往來關係,將公司營收反映在銀行帳目上,將有助日後融資需要。目前銀行電子設備發展漸趨成熟,使用銀行電子渠道除可減省排隊輪候時間,亦可節省人力成本。另外,銀行存量客戶上萬,企業可與銀行合作,透過銀行電子平台作宣傳配對。
專注商業市場 大灣區找夥伴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針對案例企業,提出以下分析與建議:
一、本澳鎖定商業市場,強調宣傳效果:首先建議繼續加強和博企與大型商場等商業客戶的合作,其次也要加強和政府機構與社團合作。在適當的時機和場所運用AR與VR等“體驗式推廣”方案,加強吸引街坊注意力,加強宣傳效果。
二、深入大灣區加強業務並克服淡旺季:第一,人數多:大灣區內的深圳、廣州、香港有比較多創新類型的推廣活動,不僅消費者數量多,總人口數量也多,對於新科技和新宣傳手段的接受度也高,因此建議企業多深入大灣區不同市場,尋求具業務能量的合作夥伴,互利互惠分工合作,可以減輕經營者單兵作戰,凡事親自上陣的辛苦,並且通過不同夥伴共同努力,有助業務擴張,克服淡旺季業務差距大的問題。
爭大企長約 拓服務小企項目
生產力中心表示,以往宣傳公關服務對象主要是大企業,但近年隨着新媒體興起,消費習慣改變,中小企業對推廣服務的需求也逐漸增多。為此,建議考慮如何在服務大企業的同時,也能從中小企業群體開拓業務。
策略上可把兩者區分開來:對大企業,可爭取一些期限較長合約,以減少業務不穩定性;對中小企業,可為他們設計簡單、選擇多樣化、靈活性高、收費較低廉的服務項目。
把服務擴展到大灣區其他城市也是解決業務不穩定方法之一。企業已有承接香港訂單的經驗,這對將來發展有幫助,但要注意,澳門和香港的環境相近,但內地則有較大的分別,宜認真了解經營環境和法律法規。
至於如何把VR、AR等應用在更多澳門的場景,有三方面建議。第一,向AR、VR 導賞方面發展。第二,服務圖書館。第三,向課件方面發展。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1/13/content_1408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