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三澳青合資創線上學院

近年全球興起線上學習,尤其是語言類,透過互聯網與身處異地的外語老師進行日常對話,從而訓練語言能力。三位本澳年輕人黃敏婷、黃敏莉、關如心看準發展趨勢,一七年開發約克郡線上學院。黃敏婷表示,觀察到不少華人不敢用英語與外國人交談,因此開發了該線上學習平台,提高對話能力。未來希望尋找融資夥伴。

外教資源成優勢

黃敏婷表示,三位合夥人都曾赴英國求學。求學期間發現普遍華人與外國人交流不多,不敢用英語交談,因此萌生發展線上學習平台的想法。三人合資六位數字發展技術,今年已經回本。

回想當初,一六年九月在英國完成課程後回到澳門,曾從事會計行業一年,之後開始構想創業。由於相信線上學習平台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此辭職,正式與夥伴全職經營線上平台。該平台提供線上語言學習、遊學團、出國升學服務諮詢等業務,語言學習包括普通話、英語和葡語。

不過,要建立一個有看頭的學習平台,師資相當重要。由於在英國讀書,恰巧遇到很多外教資源,正好變成平台優勢。而且線上學習好處多,與澳門傳統補習社截然不同,既可減省家長接送小孩上下課時間,又能節省補習成本,讓小朋友從小建立與外國人溝通的自信心,有利日後學習。

目前平台有超過四百名會員,報名年齡以五歲至十三歲兒童較多,也有廿五歲以上的在職人士。收費方面,推出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的學習課堂,平均每堂收約一百元,視乎選擇的課程數量而定。學生也可根據自己及導師空檔選擇上課時間,導師會透過與學生交談,了解其語言水平來制訂課程,也可因應學生需求而定。比起巿面上傳統補習中心,無論收費和師資上,認為平台更具競爭力。

宣傳人資成本高

談到現時的經營困難,她們坦言,進駐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能減省場地辦公的費用。該線上平台宣傳仍然較弱,因考慮到廣泛宣傳成本高昂,動輒數萬元,對新創公司負擔很大。此外,澳門人資極為短缺,經營線上平台客戶服務相當重要,但要在澳門聘請適合人員,月薪需支付一萬多元,內地聘請同樣人員月薪僅數千元。在未能聘請合適人選時只能自己“頂硬上”,兼顧客服工作。另外,由於平台利潤不高,需要靠融資才能拓展更大業務,惜在澳缺乏相應渠道。

未來發展目標?她們希望能盡快做到第一輪的融資,並在明年能增加到一千名會員用戶使用平台,並進駐大灣區發展。為了令宣傳效果更好,未來將會拍攝短片放在社交網絡上,內容分享外國趣聞及升學注意事項,幫助有意者解決疑慮,同時讓導師與學生有更多互動。

經營三問:

1. 該平台應怎樣更好地推廣業務?

2. 怎樣爭取更多融資機會?

3. 線上學習平台前景如何?

網站社交媒體  加強顧客互動

生產力中心表示,案例企業目前有社交媒體推廣及與顧客互動。然而,網上搜尋未能找到屬於該線上學習平台的專屬網站。如果沒有,建議考慮設立。因為作為一家線上企業,人們接觸、了解,第一時間想到的必然是公司網站。設立自己的網站,一方面可以透過精心的鋪排,有系統地發佈資訊以及推廣產品、服務。另一方面可以透過與社交平台的連結,增強與顧客及潛在顧客的互動,以及增加流量。

網上營銷方法中,有所謂的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即“搜尋引擎最佳化”。也就是說,通過改善網站在搜尋引擎中的排名,獲得更多的瀏覽量,達到增加銷售的目的。設立網站只是第一步,要達到較好的效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優化標題、內容,選好關鍵字,等等。SEO被認為是推廣速度快、又節省金錢的方法。

戰略合作加強推廣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針對案例企業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尋找可靠強力夥伴,提高公信力和專業度。案例企業人手有限,招生和宣傳需要加強。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企業可更多地專注線上平台的運營和課程開發,周邊業務通過戰略合作方式,與可靠強力的夥伴合作。

第二、在大灣區市場擴張,擴大用戶數。建議可以在大灣區(例如橫琴)尋找合作夥伴,這個夥伴主要負責線上客服(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以及內地的招生業務和推廣。大灣區設點同樣有許多政策優惠,同時可以找到合宜但不貴的優質人才,這可以立刻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第三、案例企業的商業模式,最重要是擴大用戶數量,因此加強推廣和招生是重點。如果有足夠大的流量和用戶數,才有機會爭取融資。要有大流量和大用戶數,就一定不能只待在澳門,一定要到大灣區發展。

遠景規劃引投資者關注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線上教育平台在澳門算是一門比較新的生意。在經營上,這種一對一的互動學習平台雖然會受歡迎,但盈利不會太多,所以業務應該辦更多的遊學團或出國升學的諮詢服務。

未來發展方面,資料提到希望能夠得到融資機會,但在融資前必須要有遠景規劃給投資者,例如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規模應該怎樣發展,或發展到某一個甚麼階段。因為投資者很聰明,光是澳門的市場有數得計,多少學生、多少人希望學習外語,所以要得到投資者垂青,僅是澳門的市場是不夠的。現在內地的線上學習平台已經形成一定的競爭環境,現階段必先要建立好自己的品牌。另外就是融資機會的問題,積極參加不同的展覽,不斷地讓自己的公司在不同展覽上曝光,也有機會吸引到潛在投資者。

參展推廣擴大知名度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案例企業與傳統補習社不同,線上學習平台為其重要的服務。惟目前本澳家長或市民對於線上學習平台不太認識,建議多參加本澳舉辦的互聯網科技展、教育展等等,可擴大知名度及增加認識更多客戶。另外亦可與其他公司合作,例如參加銀行的商戶推廣優惠計劃,與其他公司的員工舉辦學習課程。

長遠看,須透過科技去解決或方便客戶體驗,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其平台,所以要留意或檢視其平台的方便性。現在科技不斷進步,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檢討或對比其他平台,使學生能更容易使用其平台。融資方面,政府有支持中小企的融資政策,例如中小企信用保證計劃、中小企援助計劃等。另外,盡早與銀行建立帳戶,資金結算集中帳戶,為日後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9/23/content_1383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