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親子裝”開始在全球各地興起,父母和子女穿着同樣款式服裝,增添生活情趣,有助獲得家庭歸屬感,拉近親子關係。Maison de Macau愛兒屋成立於一二年,投資約五十萬元,主要銷售母嬰產品、女裝、童裝等,還創設自家品牌親子裝,開業第三年始收支平衡,冀能成為每人都穿得起、平民化且中價位的本土品牌。
網店試水再開實體
店主吳嬋華於一二年首次懷孕,在懷孕中期辭職,在家安胎。由於時間充裕,自然而然收集育兒資訊,剛開始純粹向身邊好友分享,後來發現媽媽圈子對購買安全、有保障的產品有需求,她又希望照顧孩子、又有收入,兼顧家庭和工作,於是着手創建網店,營運兩個月後,累積到一批回頭客,於是勇字當頭,膽粗粗開設實體店。
她坦言,經營店舖初期比較辛苦,需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打理店務,每天基本上只能睡三至四個小時,除了身體勞累,亦有一定精神壓力,一度想放棄。但考慮到要成為女兒的榜樣,堅持下來。
該店主要售賣母嬰產品、女裝、玩具等,實體店能給予顧客消費信心,貨品的質量有保證,如童裝不怕起毛頭。根據顧客的需求提供服務,又可提供代訂服務,購滿一定金額還可送貨上門,亦有與eBuy代收合作,方便顧客領取貨品。
每月兩次赴韓採購
她介紹,經常親自到韓國、台灣、日本等地選購,平均每月去兩次韓國,還會在當地連線接單。韓國的童裝設計新潮、款式更迭快,幾乎每個月都有新貨。品牌與台灣工廠建立良好合作關係,雖然內地生產價錢比較便宜,但質量參差,縱使台灣生產成本是內地的三倍,但台灣出品受嚴格監管,品質較有信心保證。
到了一五年,有感韓國的親子裝廣受市場歡迎,個人珍惜親子相處時間,又喜歡和小朋友穿着同款衣服,因而構思創立自家品牌Maison。親子裝暫時小量生產,一年做兩季,每次出一款,大概生產兩百至三百件,市場反應不俗。
擬擴大親子裝款式
店舖在居民區,附近以零售業為主,店面有近千呎,除了零售,同時也作倉儲。現時有VIP顧客幾千人,消費有折扣優惠,不時會舉辦線上線下活動,如抽獎等,鞏固與顧客間的關係。目前有兩員工,一個全職,一個兼職。主要銷售渠道有店舖、FB、IG、微信等,人均消費約三百元,主要為本地人,內地客源只佔一成,雖然想拓展旅客生意,但旅遊區租金太貴,又不了解怎樣透過跨境電商進入內地市場。
她稱,未來希望進一步發展品牌,計劃每季推出五至六款親子裝,因韓風是主流趨勢,冀日後能與韓國設計師合作。另外,想豐富自家品牌生產線,如開拓其他母嬰產品等。明年或會申請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用以拓展品牌。
經營三問:
1、如何借跨境電商打進內地?
2、親子裝在澳門是否有市場?
3、如何解決物流聯動線上線下?
內容行銷側重推廣種類功能
生產力中心表示,大部分消費者購買產品前,會主動收集相關產品資訊,研究、比較(包括產品的功能、品質、價格的比較),然後作出購買決定。內容行銷應運而生。
內容行銷,是一種策略性行銷手段,專注創造和傳播有價值內容,吸引觀眾產生購買行為。建議店主做網上行銷時,多側重有價值的資訊傳播,例如母嬰產品的種類、功能、使用方法,女性服飾流行趨勢等,以代替單純產品資訊發佈。
發展自家品牌服飾產品,除和韓國設計師合作,可考慮和本地設計師合作。生產方面,可考慮內地生產,使開拓內地時不存在跨境物流。在何地生產對品質或有影響,但並非絕對,關鍵是生產過程如何控制好品質。如有設計、生產、起辦、技術支援、潮流資訊等問題,可聯絡生產力中心成衣技術匯點(電話:88980871)。
大灣區建品牌加強銷售系統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案例企業處在市場規模不大但競爭的行業,建議擁抱大灣區,從兩方面着手: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及加強宣傳和銷售系統。
大灣區建立品牌知名度,消費者才會更認同:建立品牌須分短中長期不同規劃戰略進行,一般慣用發展模式:“短期宜建立品牌知名度以進入消費者選擇範圍;中期宜提高品牌形象和美譽度以建立良好品牌口碑;長期宜促進品牌忠誠度以達到消費者推薦或重複購買”。企業在本澳大概處於中期階段,甚至已建立部分忠誠消費者基礎,只依賴本澳不足支持未來銷售爆發,想辦法在更大範圍,例如大灣區,建立品牌知名度。
加強宣傳和銷售系統,便利大灣區消費者購買:找出與大灣區其他品牌差異,集中地、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推連串重點活動,建立獨一無二品牌形象。
構建品牌主打產品 重點宣傳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個案從一二年已開始經營,一五年成立品牌。經營上已經累積一定經驗和擁有固定客源,成立品牌是一個正確道路,因為只買貨、賣貨很容易就會被取替,只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夠持續發展,而且品牌也應該要發展出一個主打性的產品,以便開始時重點宣傳,另外有品牌後,就要好好保護好品牌的知識產權。
品牌應該要有一個標誌或吉祥物,使未來更容易發展其他系列產品。提到希望利用跨境電商打進內地市場的問題,經濟局網頁內已經有轉載到內地的跨境電商法例和其他相關資訊。
開拓新客源方面,積極參加不同的展覽,是一個出路。澳門現在很多展覽也可以觸及到不同地方的潛在買家。其他宣傳方面,可以嘗試和澳門其他不同範疇、沒有正面競爭的品牌合作,互相寄賣一些產品,以擴大客源。
內地設倉開發網購市場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內地網購非常發達,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不愁買不起,只愁沒得賣”。隨着內地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質量也越有要求,特別在小孩子身上更捨得花錢。通過跨境電商,可讓內地居民透過網絡購買到境外優質商品,特別是小孩用品,用得更加放心。
店舖已發展一定規模,店主希望發展內地市場,可考慮在內地鄰近地區開設分店或者設立倉庫,解決內地物流問題。內地好多店舖都會從日本、韓國直接進貨,相信在當地可以提供方案解決物流。
店舖想增加知名度,首先可參加會展等大型活動;其次可與銀行合作,設計優惠方案,例如利用銀行平台,向銀行客戶傳送優惠信息,達到宣傳效果;再者可考慮設計會員“以舊帶新”購物優惠,鼓勵舊客戶帶來新客戶。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9/02/content_1378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