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在皇朝區開業的髮型屋——Macao K-Zone Studio,起初由四人合力經營,其後租約期滿另覓新址,並決定為品牌重新定位,四個多月前在同區重開,現由兩名負責人陳漢斌、陳毅鏗合作經營。他們表示,未來有意推出專精頭髮顏色的特色店,也希望朝一站式服務的美容、美髮店發展,讓客人有更深層次的體驗。
陳漢斌、陳毅鏗由助理到髮型師,再一步步開自己店舖,當上老闆,坦言這條路並不易走。他們表示,由於四年前未有做好創業功課,膽粗粗走上了創業路,但後來發現自己並不了解市場現況及客人的需求,租約期滿正好有時間回顧過往,重新調整路向出發。
斥百萬升級硬件
陳漢斌在行內擁有十五年經驗。他表示,以往很多人外出理髮,只會着重髮型師的技術,當髮型師走到哪裡,客人就會跟到哪裡,卻不會記得髮型屋的店名。他認為是由於髮型屋為節省成本而裝修簡單,難給予客人深刻的印象。
為了打破這些刻板印象,令品牌作為主導,該店除了注重理髮技術,亦不忘在對客服務、溝通等作革新,讓客人有更好的理髮體驗,例如店內的裝修走簡約休閒風,乾淨明亮,椅子質感營造出梳化感覺,希望增加客人舒適感,同時店內亦有提供飲品、小食等服務,也購置按摩床,讓客人洗頭時亦能令身體放鬆等,站在客人層面出發,努力為店內硬件升級,新店合共投資一百萬元用作裝修和購置儀器。正因如此,坦言收費也相應偏高,淨剪洗頭收費為三百七十元,目標客戶主要是中高收入且較有要求人士。
着手培訓本地人
談到經營困難,他們直言離不開人資及租金。店內人手不足只能靠外僱補充,但當計劃要再發展時,人手數量又似乎跟不上進度,為了解決人手問題,目前已着手培養本地人由低做起,基本上浸淫兩年就可成為髮型師。另外,很多初創人士都擔心租金太貴,故選址偏僻的區分開店,但對於髮型屋的性質而言,開店在當眼位置才能提升知名度,所以選址皇朝,除有停泊車位,該區有不少旅客經過,這都是一大客源。不過,租金價位與客流量並不成正比,未來會增加線上的推廣,有信心解決問題。
為了提升知名度,除了澳門店,一七年亦有在內地中山成立品牌,正好迎合現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向,同時希望將內地文化引入本澳,做好兩地的融合,包括人才培訓及技術等,希望將來能補充澳門店的人資不足問題。
未來發展方向?他們指出,當培訓足夠人手後,希望將收費調低貼近髮型店,淨剪洗收費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元,讓更多客人可接受。此外,正計劃明年推出專精頭髮顏色的特色店,未來亦希望加插一站式服務,例如涉獵美妝、紋眉、修甲等,標榜以服務行先,讓客人有更深層次的體驗。
經營三問:
1. 如何將服務標準系統灌輸員工?
2. 擴充涉及資金,有何融資方案?
3. 怎樣令品牌在內地更好宣傳?
建立企業形象戰略
生產力中心表示,該髮型屋經營者已有企業經營意識,建議更進一步,有系統地實施企業形象戰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視覺上的設計,以統一店名、標誌(logo)、店面裝飾設計和顏色組合,加深大眾對企業印象;二是企業行為,透過提供優質服務、遵守法紀、善待員工等,爭取公眾的認同;三是企業傳播,加強企業的內部和外部溝通、加強宣傳推廣等,提高企業知名度。
因此有幾方面建議。首先,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和服務規範,組織機構、晉升制度、人員編制、服務流程等,適用於內地與澳門的分店管理。其次,策劃宣傳、公關活動,如製作印有髮廊廣告的毛巾、紙巾等。可安排員工免費為老人、兒童剪髮,參與社區公益活動。最後提升人員技術水平,可安排員工參加培訓,鼓勵考取國內外行業專業資格認證,多參與同行技藝交流,提供向上流動機會。
預約制攻中高端市場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針對案例企業打算轉型及營運現況,提出市場營銷組合建議。
產品:經營者打算推出產品多元化,推出美妝、紋眉、修甲等服務,轉型方向堪稱合理,但是否能推出優質專業服務,需要一番培訓。原本人資較緊缺,推出新服務是否找到高質員工或技師,是轉型關鍵。
價格:經營者希望將收費調低,讓更多客人可接受,是合理選擇。建議不是全面調低價,是要堅持原價,以特別優惠方案進行,比較不影響原有品牌定位。
渠道:只要有實力,地方遠一些甚至樓上舖,都不會影響運營。要做中高端,要邁向預約制客人,而不是剛好路過的客人。
宣傳:網絡宣傳是標準動作,其他(例如Youtube或線上預定系統)可進一步加強,讓更多客人認識企業的優點和好處。
建立標準流程 定時再培訓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髮型屋是以人為主的服務性行業,顧客一般跟着髮型師走。在澳門大部分髮型屋分別不太大,主要以師傅的技術和服務為主,所以要經營好髮型屋,建立品牌和整個服務流程是十分重要。
資料提到一七年已在中山成立品牌,整個服務流程和品牌的建立可在中山先行先試,成本比較低,人資較充足,市場比較大,客人的接受程度也高。現在新的思維可以先在內地營運好品牌,再輻射回澳門。
經營方面,要改變一下以往以師傅帶徒弟的示範和口述模式,把整套服務流程作為公司手冊去提供給員工,標準化整個流程,定時提供再培訓,讓客人有專業的感覺。提供服務方面,除一般理髮,還可考慮一些針對性服務,如與女性、小孩或護理為主的服務,店舖除品牌營造,也需要有主題引客。
擴充理髮周邊服務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個案公司已在大灣區投資部署,建立品牌店,培育內地人才填補澳門店人力不足等問題,可降低在澳人力成本,亦可確保員工質量,反映公司整體有一定發展佈局。
筆者認為髮型設計會隨時間潮流改變,可定期設立課程培訓員工,指導提升個人形象及理髮技巧,以達致公司對質量標準要求。公司有計劃擴充理髮等周邊服務,建議可考慮配置頭髮護理及植髮等服務,該類護髮專門店漸在內地盛行,甚至已出現大型連鎖護髮店,反映存在一定需求。
融資方面,本澳多家銀行設有中小企信用及抵押貸款,同時可銜接政府信用保證計劃或專項信用保證計劃,若購買商舖自用則可對接政府企業融資利息補貼,多方面不同授信類型及政府扶持等政策可配合中小企業發展及融資需求。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8/26/content_1377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