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全日的精神來源,不同地方的早餐承載着當地文化與飲食習性。台灣早餐文化盛行,豆漿燒餅、蛋餅別具特色,深受歡迎。有台灣年輕廚師看準澳門早餐市場,到澳門開設台式早餐店,冀提供多元早餐選擇給澳門人的同時,宣傳台灣早餐文化。
澳人合資現叫現做
“小鮮肉懶人早餐屋”的合伙人陳建龍是一名台灣人,最初在台灣從事日式料理店,亦為餐廳做菜單設計。一八年與澳門創業朋友達成合作共識,投資逾三十萬在澳開設“小鮮肉”,最初經營小吃如鹽酥雞、炸土司、關東煮等,經營數月後發現炸類小吃並非太受歡迎,恰好觀察到關閘祐漢一帶早餐市場有空間,嘗試轉型為台式早餐。“小鮮肉”取名是當時的流行口號,目標針對年輕人群體,如學生、上班族。澳門早餐文化並不盛行,但學校區、民生區對早餐仍有需求,環顧該區早餐店不多,且以傳統茶餐廳為主,期望在不形成直接競爭下,開設台式獨特早餐店。
店內產品有三十多款,蛋餅、漢堡、三文治等。大部分食材從台灣進口,包括蛋餅皮、醬料、飲料等,現叫現做,確保新鮮。惟這是優勢也是劣勢,現做要等,會佔用顧客時間,故建議熟客提早預訂。倘客人太多,會大概告知等候時間,但無可避免會流失一些顧客。店舖每季做新菜牌、菜色,黑板上會列出自創私房菜單,銷量好會在下季放到固定菜單。訂價較傳統早餐高,三十至四十元會有主食和飲料,相信仍屬合理範圍之內。開業半年已達到收支平衡,現階段小鮮肉店已儲下固定客源,也有學校會訂餐,平均一天售出七十份蛋餅、三十多份漢堡。
創新求變維持人氣
澳門人願意嘗試新事物,剛開始居民街坊走過路過也會嘗試,但要長期維持一定熱度需要投入大量心思。該店有別老店,難固定某一類產品,需要創新求變,可能以不同的口味吸納不同客源,增加吸引力。最大挑戰是如何迎合澳門人口味、顧客需求,如參考茶餐廳及快餐店產品,針對澳門人口味特徵作些許調整,調整成時下年輕人喜歡的口味;此外,要克服語言不通,溝通上問題。
陳建龍談及在澳創業,租金高企、人手緊張,向政府申請牌照審批審核時間長且手續複雜。另外,資訊發達,飲食競爭大,創業前知悉曾有台式小吃進駐後不敵競爭離場,無形中造成心理壓力。考慮及總結周邊店舖結業原因後,創業時已做好最壞打算。
目前小鮮肉經營情況尚算理想,期望二○年開分店,往市中心及路氹發展。陳建龍認為早餐市場有發展空間,本地人選擇少,將台式特色早餐文化引進澳,有發展潛力。
經營三問:
1.開分店注意事項?有何財務建議?
2.如何更好提高出品效率及優化服務?
3.如何開拓更多熟客,鞏固品牌?
加快製作流程 分店選氹仔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期個案經營台式食物。早餐十分靠熟客、回頭客及固定的客源,要不斷蒐集數據,準確備料及預計客人數目,以免資源浪費,要預計好每日的盈利和生意額。
資料提到,希望熟客能夠預訂,縮短等候時間。與其希望客人預訂,不如想方法加快製作流程。上班族早上十分趕,應該以提升產能為主。
租金一般較昂貴,建議用好舖位,例如午餐或晚餐時段該有甚麼產品,祇經營早餐,除非有固定客源,否則長期要抵抗租金和人資成本上升並不易。
店主打算在氹仔和路環區再開分店。氹仔區好選擇,成熟的中產住宅區,不難找到適合舖位。建議開店前訓練好員工,以便隨時調動人手。
與美食APP合作增加銷售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如計劃在市中心或氹仔開設分店,建議暫不能開在旅遊區,因租金較難承受,可考慮設在民區。但不反對到遊客區派宣傳單張。對附近的顧客在新張期間給予優惠,將特色傳播開去增加名氣。建議與本地美食APPS合作,增加線上銷售,增加本地名氣。財務建議是盡快與銀行建立往來,有利日後資金周轉時較易獲得銀行支持。
考慮到台式早餐新鮮即做,生產效率較低,故需在出品效率下足工夫,保持特色新鮮好吃,迎合客戶快的需求。另外,可考慮開通網上預約服務,方便落單。
穩定顧客可建立會員等級制度,累計消費一定量後成為不同級別的會員,享有不同的購買折扣優惠價。會員累積一定消費給予獎賞。
新產品健康元素 拓團體訂單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表示,從市場營銷組合來看,有以下建議:
(1)產品,除人氣產品,進一步推出澳門限定味。建議新產品多些健康營養元素。零售和訂餐的比例進一步調整,建議盡量加大團體訂單。另外加開下午茶輕食生意,常見作法:針對時段、特定客群優惠,或者產品優惠。
(2)價格,定價不宜過高。從長期來看,多開發商業市場團體訂單,推高單價特色產品。通過推出其他“澳門限定”新產品,也是很好作法。
(3)銷售,分店是長期目標,建議在資金和人資較充裕再考慮。例如,現金流能保證穩定不斷至少六個月都有錄得滿意數字,同時對於擴張的成本能良好控制。
(4)宣傳,已有知名度,但建立品牌要持續推廣。
確定主打食品 做好食安管理
生產力中心表示,早餐選擇上,較年長的居民喜歡傳統中式食物,較年輕的居民則較喜歡西式食物。上述兩者皆是競爭對手。今期個案應盡可能強化本身特色。目標客群方面,年輕一代易接受新事物,是可爭取的主要對象。
雖然創新求變是企業發展不二法則,但成功或知名食店必有一兩款食品長期不變。建議經過市場測試之後,確定哪些食品主打,其他食品則可以不斷更新、變化。
個案以早餐店命名,建議制訂好標準的製作流程,重點控制好出品時間,同時保證出品質量和便於培訓製作人員;開設分店時,亦可複製整套流程。
最後,建議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店方可考慮引入HACCP系統。生產力中心有HACCP的課程供業者報讀,以助業者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5/20/content_1353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