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診斷案例之全職媽媽賣台式甜品 網店轉實體

港澳居民茶餘飯後喜歡食甜品,不同甜品大行其道。有全職媽媽因子女喜愛台式甜品,自己學會炮製,更憑手藝創業,創辦“舒淇廚房(Suki’s Kitchen)”,主力售賣手工芋圓仙草甜品及桃膠飲品。

開店銷量增成本升

全職媽媽黃雅潔表示,最初以網店經營,一月設實體外賣店,日均銷售過百碗,未來希望開設堂食店舖,讓顧客現場品嘗新鮮芋圓。

全職媽媽黃雅潔喜歡烹飪也鍾情台式甜品,見子女也喜歡台式甜品,卻擔心食品安全,遂自己學習製作芋圓仙草等台式甜品,子女及周邊朋友都給予好評。去年六月嘗試在社交網站接外賣訂單,受場地、工具、材料限制,每日祇能製作一定數量發售,大概五十至六十個甜品。

經營一段時間後累積了客源及知名度,部分顧客反映希望有實體店,也考慮到實體店能夠增加顧客信心,消除食品安全憂慮,且能增加每日產量及銷量,去年十二月開始籌備外賣實體店,連舖租、裝修、設備、材料投資約三十萬,今年一月中開業。

場地空間擴大,設備更完善,每日可以製作更多芋圓,銷售也隨之上升,平均每日賣出一百個甜品,早前元宵節銷量更倍增;一般而言,每日下午外賣訂單較多,以路氹區、皇朝區為主,放工時間居民經過店舖也會購買。雖然開設實體店令銷量增加,但扣除人工、租金等成本,目前祇能做到收支平衡。

即日製作冀設堂食

店舖黃、紫、白三色芋圓全手工製作,每日到批發市場採購新鮮蕃薯,由批皮、蒸煮、糅合到切割,一般需要四小時,故每天只製作一種顏色的芋圓。芋圓煮熟後不能隔夜存放,每日需要準確評估銷量及訂單,否則會造成浪費,增加消耗成本。

芋圓煮熟後最佳嘗鮮期在一小時內,有時外賣地點較遠要半小時,遇上路面塞車或交通意外,甚至要一個多小時,難免影響口感。為了讓顧客品嘗新鮮芋圓,也考慮開設堂食店舖,但人手不足,外賣店舖祇能自己一腳踢,並有家人支持才能兼顧。惟有等到日後獲政府批外僱配額,人手較充裕再設堂食店舖。

曾了解過政府提供的青年創業援助計劃,規定要參加創業培訓課程才能申請,經營店舖已用去絕大部分時間,難以抽空參與課程,故未有申請青創援助,計劃兩年後直接申請中小企援助計劃。

實體店關鍵管控成本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網店轉型實體店個案不少,除業務做好,財務成本控制亦是成功關鍵。實體店成本多了租金及人工,成立初期客源有待開發,租金人工成本昂貴,首要目標是控制開支。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盈利收入較穩定,可再考慮政府中小企或其他扶助方案,或尋求銀行融資。

選址可考慮人口稠密的橫街,一來有助減低租金成本,且區份居民較多可減少外賣交通時間,節省人力成本。

個案公司包括整個食物工序,即從原材料至成品,其實可尋求外判,將部分製作判給其他公司負責,這在香港飲食界較為流行。有助減少人員管理,降低食物進貨控制計算,增加公司營運使用空間等。

統一包裝強化品牌建立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次個案以台式甜品為主比較特別。網店轉實體店,不再是家庭式經營,要強化品牌如商標和包裝等要統一。

選址上,外賣店多傾向兩種模式,一是靠網上接單,會找較偏遠、租金較便宜且較少人到店的位置,生意依賴網絡平台的受歡迎度,故投入廣告費用也比較多。另一種開設較旺地區,也做網絡訂單,一般租金較貴,製作流程簡化和快捷。

問到質量和銷量,要在產品設計上下工夫,開發較易製作的產品,才容易保持和提高質量。市場競爭激烈,要包裝成健康產品或網紅產品刺激銷量。

堂食則牽涉牌照且人資緊張,應考慮清楚和具備充足客源,或成為網紅店期待消費者到店打卡。

推早午輕食餐   考慮到會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建議:

(1)現時假日與平日下午、放學放工訂單和散客是主力,時間許可且人力有餘,建議推早晨或中午輕食套餐,早上或中午訂貨有優惠,有利擴大市場。

(2)糖水和桃膠品質好,生意不錯,性價比合理,可創造持續利潤。

(3)轉回網店或樓上舖可以考慮:現地點適宜,但小本經營計舖租不便宜。產品即點即食,不太適合純外賣。堂食對空間要求高,生意越來越好可保留實體外賣店,如三年內業績沒有提升,不妨轉回網店或樓上舖。未來可考慮增加到會,人手需要事先規劃。

(4)建議在性價比高傳媒如巴士、社交APP上增加曝光,配合早上或中午訂貨推廣期,吸引特定新顧客群。

自家製定位開發產品

生產力中心建議店主從味道、食材選擇、食品安全、消費價位、推廣等入手,以五穀雜糧為基礎,“媽媽”自家製、健康養生功效作定位,針對不同消費需求(如懷孕媽媽需要豐富水溶性纖維,低糖、低熱量)開發產品。

建議檢視定價策略,純粹在成本上加利潤有兩個缺點:一、是沒有考慮消費者願意付多少,說不定可賺得更多;二、沒有考慮競爭者定價多少。推廣資源有限,需要更有效使用社交媒體,令消費者成為其“免費代言人”。針對招牌或人氣甜品,適當每日限賣或“售罄”;消費一定數額給優惠券。

生產力中心設有創業 / 中小企業經營培訓系列,每項課程學時由三小時至三十小時不等。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3/11/content_1337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