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5年7月27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三十萬工廈開派對空間】
“朋友無事常相見”,朋友間經常相約聚頭有助聯繫感情,鞏固友誼。近年香港興起在工廈開設各式各樣的派對場地,供人數較多的年輕人聚會、開派對。本澳“八○後”青年看到商機,投資約三十萬元,在工廈創立本澳首個派對空間——“Party Factors派對元素”,開業近三個月,受到年輕人追捧,到訪人數已逾一千五百人。現每月收支平衡,希望今年能回本。
負責人黃振明大學時期曾參與學校的創業項目,吸取了營商經驗。他指,不甘一輩子打工,喜歡接受挑戰,嘗試新事物,希望趁年輕闖出名堂。見到香港工廈派對空間如雨後春筍,市場反應良好。本地缺乏私密度高、價格相宜,可容納多人的聚會場地,一般聚會場所提供的玩樂設施較單一,且每個人玩樂喜好不一樣。由於資金不多,且未知市場反應,因而未敢租用較大單位,打算憑藉積蓄小試牛刀,嘗試開拓派對空間市場。
四百呎耍樂禁煙酒
該店位處新橋區附近的工廈,交通方便,面積約四百呎,設計具英倫風格。客人進門要先在玄關脫鞋,仿如到訪朋友家,一進門即感受到溫馨和放鬆。房內配備時下年輕人喜歡的靜態遊戲,如打麻將、卡拉OK、大富翁、X-BOX、PS4、桌上遊戲等,是舉辦生日派對、同學聚會的好地點。
場地特點是私密度高,年輕人可以無拘無束,盡興狂歡。營業時間是中午十二時至凌晨三時,比較彈性;玩樂設施集中,幾十人可在一個空間玩不同遊戲。雖位處工廈,但所在樓層有密碼鎖,室內亦有閉路電視,確保客人安全。由於形象健康,嚴禁煙酒,客人可自帶食物,同時提供到會服務。該店建議客人帶甚麼來就帶甚麼走,培養青年人自己收拾的習慣。
六人起按人頭收費
他坦言,創業項目不被身邊親友看好,認為同類型的競爭對手,如青年中心、酒店、卡拉OK場等太多,難以存活。他指,“派對元素”的優勢在於沒有太多限制,消費大衆化,玩樂設施多元,加上現時中、大學生較具消費能力,市場上有不少人需要租借場地舉辦活動,預計有較大發展空間。房間需提前預訂,由於只有一個,不能同時接多單生意。消費群體主要是中、大學生及開派對人士。收費按人頭計算,最低消費是六個人三小時,建議入場人數在三十人以下,人均消費約七十八元。
該店聘有三名兼職,簡單工作流程吸引學生應聘。主要通過臉書和Instagram做宣傳,也曾接受電視台和葡文報紙訪問。他指,當業務上了軌道會考慮擴充場地,添加更多遊樂項目,並優化設施。現正與數間大專院校合作推出學生、教師優惠,吸引更多客源。
青企診斷: 餐飲佈置增收 控租金成本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面積約400呎的工廈單位租金要一萬元,比較昂貴;平均約25元 / 呎租,這價錢比一些二線中區商業大廈還要貴,未來擴展時要注意租金成本。近年越來越多以私人聚會方式經營的場所,例如早期的私房菜,之後演變成附設卡拉OK的私房菜,近一兩年就有些供小朋友或青年人玩樂的室內遊戲場所,例如室內球場、遙控賽車場等。今期個案“派對元素”是一個比較適合聚會的私人空間,變化較多。
在宣傳上,可針對自身設施和空間變化,以及高密度私人空間作為賣點。在運作上,臉書和價單描述比較簡單,且按人頭收費,建議除了按人頭收費,可以加入增值服務,例如與外賣到會的餐飲公司、派對用品公司、佈置公司合作,並增加收取一定金額的包場形式,金額可透過“派對元素”購買食物、飲品、佈置等服務,這樣比單純按人頭收費更好,而且不會限制消費者的消費上限,產生盈利和營業額會更大。
按人頭收費,好像只是把空間按時間出租,而且越多人、收費越貴,但每個人佔的空間反而更小,而且收入有上限。除了基本租金,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可以保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