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創培育105人結業 81人報進階班 勝出推薦入園】
來源:HappyMacao中小企
【青創培育105人結業 81人報進階班 勝出推薦入園】
全澳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啟動
由教青局、經濟局、青年創業創新培育籌備委員會合辦的“青年創業創新培育計劃”,昨舉行第一階段課程“初鳥尋夢篇”結業禮,同時啟動“全澳青年創業創新大賽”。籌委會主任馬志成表示,第一階段課程共105名學員取得證書,81名報讀進階班;面向全澳青年的創業大賽分為“初鳥追夢組”、“互聯網+組”、“公開組”。經濟局長戴建業表示會為得獎者提供孵化服務,並透露政府正透過區域合作助青年到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發展,計劃相互認可青創項目,推薦兩地青年企業進駐入園。
活動昨上午十時半假中國銀行大廈三樓舉行。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浦海龍、教青局代局長郭小麗、經濟局長戴建業、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孫家雄、貿促局高級經理黃偉倫、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業務總監陳榮達、青年創業創新培育籌備委員會主任馬志成等主禮,並向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比賽三組別擴範圍
馬志成表示,“初鳥尋夢篇”共收到符合報名資格者215人,遠超預期,課程也由原訂四班增至五班,每班25人增至30人,學額由100人增至150人,反映本澳青年對創業知識的渴求。通過理論教授、情景類比、案例討論、資料分析、實地觀摩等教學形式,學員們認識了創業精神、創業創新心理特質及生涯規劃、創業者自我評估、創業思路的處理、創業創新意念和巿場商機整合,以及創業相關的法律知識等。完成初階課程的105名學員,其中81人報讀了6月18日開課的進階班“初鳥成長篇”,報讀率達到77%,遠高於以往同類課程。按原訂計劃主辦方將挑選五十人參與。
與此同時,“青年創業創新培育計劃”另一重頭戲“全澳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將通過比賽形式,讓全澳青年透過比賽學習創業精神。主辦方亦將為參賽者提供相應的培訓課程。“初鳥追夢組”、“互聯網+組”、“公開組”每組三名得獎者可獲四萬至六萬元的起動資金,參加MIF進行創業實踐,並推薦進入青創孵化中心及獲得一系列創業支援服務。
區域合作配套支援
郭小麗表示,透過計劃的首階段活動,可見本澳青年及學生對創業創新知識的學習熱誠,充滿正能量,學員在課程中互勵互勉和積極參與。未來,教青局將繼續與各界合作,開展更多有助年輕人發展的活動,致力培養青年創業創新思維和能力,推動澳門社會發展。
教青局代局長郭小麗向A班學員代表頒發證書
戴建業勉勵青年要秉持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為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添注新動力。他表示,青創孵化中心現時批出了三十二個本澳青創企業進駐,以服務業為主。為使本澳創業青年有更大發展空間,政府正努力透過區域合作,協助本澳青年到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發展;孵化中心正推進三大片區孵化機構合作,相互認可青年創業項目,推薦兩地青年企業進駐入園,為青年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創業支援與專業顧問諮詢服務,以及全方位使用園內各項配套措施,包括辦公室地點、商業配對、天使基金對接、設立公司一站式服務等。現時進度良好,各方初步合作意向已商定,相信很快就可簽訂合作協議提供支援服務。
經濟局長戴建業向B班學員代表頒發證書
傳統行業引新系統
在美國就讀資訊系統管理專業的鄭同學剛完成大三課程。他表示,打工仔在澳門難買樓,令其萌生創業念頭。不過,海外就讀資訊系統管理專業,在澳門創業的確較麻煩,因自身欠缺經驗,故打算畢業後在美國先工作一至兩年,再回澳尋找機會。 由於家裡經營餐飲業,將來創業亦希望能朝該行業前進,如幫家中餐飲店建立資料庫,方便營運。是次課程安排學員參觀大型企業的採購部,當中提到採購落單程式與自己就讀的專業有關,認為課程能提升所學到的創業知識。未來創業亦會首選澳門,即使存在風險,但勝在年輕,有能力適應。
生產力中心理事長孫家雄向D班學員代表頒發明證書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業務總監陳榮達向E班學員代表頒發證書
青年企業家高明(左一)及梁衍奇(中)分享創業經歷
學員對創業故事甚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