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宜發展示範中心

已刊登於2014年11月24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合資80萬  汽車噴膜技術創業】

近幾年本地經濟環境向好,每年新落地車輛持續上升,當中不泛豪華名車,對各類汽車服務需求大增,有年輕人從外地引進汽車噴膜技術創業。Moto Target負責人之一姚競皓表示,該技術從台灣學習引進,優點是能夠隨時轉換車身顏色,卻不損害車身原有噴漆。對澳門來說是新技術,車主亦接受,試業兩個月,每月最多完成九架汽車噴膜,達到收支平衡。

初以網店接單為主

姚競皓早在五、六年前已經創業,因十分喜愛汽車,自小就關注汽車動態,經常到車行了解學習,故以從事與汽車相關的配套服務作為創業起點。不過出於成本考慮,當時創業沒有實體店舖,而是以網店接訂單,向顧客提供代訂俗稱“汽車包圍”等配件。直至去年與另一家公司合併,再與另外三位志同道合的股東合資八十萬元,成立Moto Target實體店舖。

在原有業務基礎上加入汽車噴膜技術,自言是澳門首家提供該服務的公司。去年瀏覽互聯網時偶然發現外地有噴膜技術,其中一個澳門最近的總部就在台灣,便飛到台灣洽談。或許是年輕人的衝勁及誠意,對方願意給予內地及港澳代理權,讓他們作出嘗試。姚競皓留在台灣一個月,學習噴膜基本技術,計劃近日再到台灣學習一個月進階技術,包括各種特調色系。

冀澳成為培訓基地

噴膜與傳統車身焗色、噴漆相比,好處是顏色能夠隨時轉換,且不傷害車身原有的顏色及噴漆,原理就像在車身包上一層有顏色的薄膜,可以隨時拆除回復原狀,亦可以轉換其他顏色。價錢方面,由萬三至萬五元起,七人車、豪華名車收費會較高,車主要求特別顏色額外加收一至兩成。特別顏色需要幾種色系調配,技術含量較高。

汽車噴膜在澳門屬於新技術,故不擔心客源。店舖九月試業,訂單數量出乎意料,每月最多可以完成九架汽車,最快三至四天完成一架,至今訂單足夠應付四個月工作,試業期間做到收支平衡。現時店舖有自設五百多呎漆房,雖然面積越大,可以處理訂單越多,但人資短缺,空間再多亦未必有足夠人資,暫時由四名股東合力處理訂單。同時要考慮租金問題,租金過高成本轉嫁消費者,就要考慮消費者的消費力,故要作出平衡。

中長遠希望以澳門作為起點,着眼內地、香港及東南亞等亞洲地區市場,並以澳門作為培訓基地,向外地推廣這項技術。

青企診斷:長遠宜發展示範中心

科技日新月異,由最早期的汽車噴漆,到早幾年興起的汽車膠膜,到現在的噴膜技術,Moto Target能夠把握最新的技術,並拿到內地港澳代理,已經先於人前;礙於澳門地小租金貴,人資極為缺乏,要擴大發展有一定難度。由於地方問題,店主亦了解到每個月最多只能夠為多少部車噴膜,也估算到收入,這樣比較容易計算營運,但也局限了發展。

店主長遠希望將澳門店舖發展成為培訓中心,這點有點難度,因為澳門人資缺乏,把長遠目標改成示範中心也許更合適。因為既然有內地的代理權,可以嘗試適當時機在珠海開店,以珠海為培訓中心。開始時可憑藉澳門人脈關係主力服務兩地牌澳門車主,繼而服務其他內地客人;長遠把內地業務發展成為培訓中心,因為內地有充裕的人力資源和龐大市場;將來有機會,內地店舖人資可以支援澳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