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創新 貨運變身綜合物流

已刊登於2014年4月10日澳門日報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轉型創新  貨運變身綜合物流

澳門受土地、人口、資源等特殊環境因素制約,發展物流業過程中一直面對不少困難。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域多利貨運董事總經理李國輝,八十年代末投身物流貨運行業,多年來秉持好學及創新精神,由一家傳統的物流貨運企業轉型為覆蓋海、陸、空出入口操作的現代綜合物流,為本澳多項大型酒店及會展項目提供物流運輸服務。

吸收經驗轉型創新

李國輝表示,七十至八十年代早期,是澳門物流貨運業的黃金時期,當時出口製造業興旺。後來隨着製造業北移,出口量在配額取消後下跌,行業漸走下坡。九三年成立公司,雖已錯過行業發展黃金時期,但透過借鑒香港、新加坡等臨近地區經驗,不斷思考轉型創新。

一方面積極尋求發展機會,一方面邊學習邊實踐,自設運輸及包裝隊伍,承辦本澳多項大型活動的本地及海外運輸服務。隨着九五年澳門國際機場落成,業務進一步發展,先後在中山及珠海設立辦事處擴充內地業務,合作伙伴遍佈內地、台灣、東南亞、歐洲、美洲、非洲及中東地區。兩岸直航及金融海嘯後,雖然澳門國際機場貨運量下跌,但賭權開放博彩旅遊業發展帶來更高的物資需求。公司成功轉型後,有能力把握和參與多項大型酒店項目,提供設備的物流運輸、安裝、倉庫管理服務等。

近年經濟急速增長,機遇處處,但人力資源、軟硬件均沒法配合行業發展需要,尤其人力資源最難解決。李國輝坦言,年輕一代目光投向公務員、博企,行業吸納新人困難。為提升管理能力,他進修工商管理,學習風險評估、人力資源評核安排等,運用學術知識有效地解決問題。除提高薪酬,公司亦設公積金、醫療保障,給予員工安穩的工作環境,並顧及其家庭需要,定期舉辦工餘聚會、親子活動等,為有志向的員工提供進修機會。現時公司人手規模由成立初期只有三名員工,發展至近八十人的具經驗團隊。硬件上,目前已於澳門、跨境工業區、珠海保稅區及澳門國際機場設有逾九萬平方呎倉庫。

支援不足以走出去

面對區域合作趨勢,公司已參與橫琴新區一個包含物流元素的大型發展項目。作為一家本地物流業中小企,難以提供資產抵押,尤其融資方面困難。政府推出的各項支援計劃亦不足以支持企業“走出去”,故未具實力及條件獨立在橫琴尋求項目發展,這亦是目前本地中小企業普遍面對的問題。

作為物流業發展委員會的一員,他期望未來新城規劃可配合澳門物流業發展,設立物流中心完善配套,亦建議人力資源上可根據行業實際需求,適量放寬外僱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