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5年6月22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夫婦三百萬開辦幼兒教育】
近年家長對子女教育尤為重視,學前教育市場漸擴大。有“八○後”夫婦目睹本澳缺乏學前教育,對比外國,本澳很多幼兒學習環境並不理想,空間亦可能較狹窄,二人決意進修有關課程,投資三百萬開設全腦教育中心。面對托兒所托位不足,夫婦二人希望未來可填補學前教育空白,讓更多孩子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
澳門智慧星國際全腦教育中心負責人陳江、李麗莎介紹,人的腦部分八大智能,會因應孩子的特點通過上課促進大腦每個功能區發展,主要針對○至七歲小孩提供課程。該中心較重視培養孩子的能力,如想像力、專注力、學習能力、EQ及社交能力。
陳江表示,通過玩遊戲讓孩子在潛意識、無意中掌握能力,亦有一些課程供小朋友學習,如學習自我介紹、呼吸冥想、直覺能力等,訓練左、右腦平衡發展。每堂課五十分鐘,每堂課都可以訓練左右腦,讓孩子在快樂中培養能力。
托位不足推訓練營
該中心開業兩年,家長反應都較正面,最起碼每個孩子到該中心上課時都是開心的。他直言,最希望透過成立該中心幫助更多家庭,教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教孩子。現時課程主要是小班教學,如果家長時間許可,希望他們可以陪同孩子上課。
他認為,孩子成長好壞直接影響三個家庭,包括孩子與自己父母的家庭、伴侶的家庭,以及將來自己組織的家庭。近年澳門居民收入充裕,但政府為孩子投入的資源仍不足,普遍托兒所空間很細,部分地區甚至托位都不足。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孩子很難有愉快的童年,因此很希望可以為孩子的未來多作努力。
過去該中心並非每天都上課,考慮到托位問題,最近推出全腦思維訓練營,每日上課三小時,內容不單包括左右腦開發課程,還有藝術課程,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和感覺統合課程。澳門地方小,不能讓孩子奔跑玩耍,所以專注力及平衡力會相對較弱。因此,他們會安排戶外課,如參觀文化中心等,正與銀行洽談,希望帶他們參觀,實地了解銀行工作環境。
該中心聘請的導師全部都是幼教畢業,現時有三個導師。中心會再送導師到日本、台灣、北京、香港等地學習,接受最新的技術和知識,平均每年都會安排兩次進修。
收費貼市價未回本
李麗莎表示,按照該中心的成本和投入,收費本應較高,但考慮到成立該中心的初衷是希望更多孩子享受開心環境及好的教育,所以每個月收費約2,500元,貼近市場價格,可以遍及不同階層家庭。
該中心佔地二千多呎,現時月租約五至六萬元,幸而與該舖位業主相熟,未來續租問題不大。開業兩年至今雖尚未回本,畢竟租金和人資成本不少,加上開業前該中心牌照審批近一年,白白浪費了一年的租金。當時有關部門對全腦教育不了解,一度以為是醫科中心,令審批時間拖長。
他們希望經營好該中心,令中心成為一個平台,向每個家庭傳遞正確教育理念,亦會視乎市場需要增加更多課程,如未來考慮增加胎教課程等。
青企診斷: 課程須與托兒所錯開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現今很多家長都着重小孩的學前教育,很多時候都會讓孩子讀很多的學前課程,以準備進入正式的教育系統,所以教育中心在港澳地區是非常有可為的生意。是次個案在皇朝區,該區正好有幾家比較具規模的托兒所,個案主應該把握好這區衆多的潛在客戶,盡量在課程設計和時間上和托兒所錯開,例如開辦一些托兒所不涵蓋的課程,在時間上盡量也不要和托兒所有衝突。
因為港澳地區家長大多比較傳統,往往會把托兒教育視為入幼的必須條件,所以起碼在短期內,還不能把托兒所視為競爭對手。就算托兒額不足,家長也不會以教育中心取代托兒服務,而會視為入幼的輔助。
家長除了在思想上認為入托是必須的,實際上也有需要,因為現代家庭很多雙職家長,所以日托還是有很大需求。這次個案的教育中心主張家長陪同小朋友上課,由於很多家長都是雙職工,實行上可能有困難,建議盡量讓家長在周末時間陪同小孩上課,這樣安排會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