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6年1月18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逆市斥五百萬開麵包店】
經濟調整期,旅客生意大受影響,民生店舖則逆市創業、擴張。有營商經驗的企業家梁顯威,與另一位合作夥伴把握調整機遇,合資逾五百萬元創辦本家烘焙,引入台灣技術團隊,希望令麵包西餅進一步走向多元化,讓居民有更多選擇。相信民生店舖在經濟調整期中反而能夠企穩陣腳,惟人資仍然是中小企的痛。
本家烘焙負責人梁顯威表示,與另一位夥伴均喜歡食麵包,有意在澳開設新式的麵包西點店,經過兩年籌備,去年七月租賃逾五千呎的店舖,並於日前正式試業,單是店舖裝備、設備就投入五百萬元。雖然本澳正經歷經濟調整,相信民生店舖影響不大,加上麵包烘焙全天均可以食用,由早餐至宵夜皆宜,經濟起伏影響有限。
此外,經濟調整中小企租舖議價空間反而擴大,容易與業主達成較理想的租賃協議,有利中小企營商。長遠而言,倘未來店舖價格合適,或會考慮自置舖位,作為長遠發展之用。
成本下降人才難求
本地經濟調整,環球金融、匯率走勢變化亦影響食品進口價格。如店舖的材料從台灣入口,受強美元影響,港元兌台幣升值,與去年相比,入口價格變相低一成,有利中小企營商。鑒於租金已隨市場下調,政府擬立法實施租金管制未必適合商業環境,由市場主導較合適,企業應因應租金、環境決定擴張時間,在市場競爭中成長。
租金、材料成本下降,但人資仍然是中小企“最頭痕”的問題,曾嘗試在本澳招聘師傅,但發現兩個問題,一是應徵者在大企業的麵包西點工作,但有的履歷卻反映了五次跳槽,次數相當多,不敢聘請,因擔心核心技術成員突然跳槽,企業生產就會面臨困境;二是應徵者有經驗,但文化、學歷水平偏低、年齡偏大,擔心適應新事物能力。最後在台灣聘請核心技術團隊成員,但向人資辦申請外僱時,獲批的配額不及申請量的一半,這正是中小企面臨的兩難問題。
高端路線優化產品
他們坦言,主要希望經營品牌,並非經營店舖,因此已籌備在澳門半島其他民生區域開設第二間店舖,並有設計概念,今年內會爭取在氹仔區開設第三間店舖。即使經濟逆轉,企業有危也有機,租金下跌、材料成本減少,對中小企營商有幫助,不擔心擴展速度太快。
鑒於本澳麵包店眾多,各區幾乎總有一間喺左近,為了解市場潛力及是否已經飽和,開店前已做市場調查,發現多間連鎖麵包店各有市場,但均有共同點——研發能力不強,產品水平普遍達到某一程度就難以突破,且可能因食品材料成本上漲,企業將貨就價。因此認為店舖定調高端路線,在市場上可佔一席位。高端路線不能單以價格作衡量,而是價格能否物超所值。
麵包、西餅製作工房在店舖裡面,製作完成後直接拿出店舖銷售。試業期間,為了解顧客對麵包、西點的喜愛程度,將每隔四日推出一批新的產品,每次逾二十種,合計過百種產品,藉此收集顧客意見,優化產品供應結構。
近年智能手機已是每人必備,加上電子支付平台技術趨成熟,該店正在內部測試電子支付平台,讓顧客透過智能手機交易,待測試完畢、完善相關技術後將會推出。
青企診斷:精美包裝品牌增值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高端麵包西餅在澳門有一定市場,由最初酒店的、到後來台式的和法式的都有。縱然說是高端,但隨着澳門人消費水平提高,已慢慢變成除了傳統麵包西餅店外一個針對中產的市場。這幾年以品牌形式切入的高端麵包店不少,今期的本家以一個全新品牌經營,實在不容易。
要讓品牌突圍,可以考慮一下幾點:第一,在裝修方面,最好有自己主題的特點,例如在顏色方面,要區別於現在主流的台式連鎖以白色和另外一家法式的高端麵包店以淺藍綠色作為主調,有了自己鮮明的主題,有助將來連鎖發展;第二,主打產品,要有自己主打的幾款產品,雖然產品需要多變才會讓客人有新鮮感,但在多變當中也要有幾款主力,才會讓消費者容易想起品牌;第三:包裝,根據一些全球性連鎖品牌的經驗,突出而且方便的包裝可以深化品牌的形象,建議參考日式或歐洲式的包裝,以實用性和設計吸引消費者,甚至乎不要吝嗇找專業設計師為包裝作設計,一個精美的包裝絕對可以讓品牌和產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