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本地設計爭取訂單

已刊登於2014年9月1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影像科技冀入餐飲會展降成本】

光影大三巴瘋魔一時,同類影像科技近年也廣泛應用於大型舞台。佰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偉靖,數年前從海外引入影像技術,不過本澳影像科技多用於一次性的大型項目,難形成持久商業模式。該公司正計劃把技術推向餐飲、會展等商業市場,技術普及有助降低使用成本。

率先博企合作工程

本地音樂人姜偉靖,因音樂接觸到舞台燈光,再了解到影像科技。前後累積多次創業經驗,經營舞台燈光公司多年,曾與博企的天幕廣場合作投影工程三年,礙於本地人才缺乏,需引入西班牙製作團隊及技術。緊接本地政府亦引入西班牙團隊舉辦光影大三巴,從中培訓相關人才。

他指出,本澳大型活動常用到影像科技佈置,政府又大力推廣文創產業,最終決定於今年六月成立佰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聘請曾參與光影大三巴的本地學員,團隊現有三個本地多媒體設計師,另有兩名員工負責管理、行銷。

影像科技可應用於不同地方,行業發展空間大。由於看好前景,該公司共投資二百萬,包括配備八部投影機、立體投影伺服器等,位於工廈的工作室約有三千呎。大部分技術都需由海外團隊指導,發展方向打算同步針對高低端市場。先在藝術項目上取得成功,以大項目作公司形象工程,引人關注影像科技,再廣泛用於商業上,把影像科技走向低端商業化,例如用於餐桌、汽車發佈。

咖啡室合作試水溫

早前嘗試與咖啡室合作把影像科技用於餐桌,技術要求簡單,有利廣泛使用,當時餐桌投影亦為客人帶來新鮮感,有望成為一個恆常商業運作。餐桌投影需要投影機、伺服器及專業的影像校對,項目一次花費約三萬元,目前有餐廳接洽希望提供服務,也適合用於婚宴及會展。

姜偉靖介紹,外地有很多類似的新媒體行業,應用層面已相當廣泛,包括舉辦燈光節,把影像科技用於旅遊或文化藝術項目。澳門的影像科技大都用於大型演出,但以藝術創作為主的一次性合作,較難形成恆久的商業模式。普遍市場的商業需求非常低,可能消費者感覺三萬元門檻較貴,相信隨技術更廣泛應用,有助降低成本。

目前擁有軟、硬件影像科技技術的本地企業不多,希望可成為行業帶領者;惟海外團隊衆多、競爭大,本澳大型活動都習慣與海外團隊合作。他估計,澳門未來有多項文化展演活動展開,帶動影像科技的需求,希望能與本地舞蹈、戲劇及演唱會團隊合作。

該公司團隊需不時到香港、海外做培訓,如何追上新技術的節奏?如何行低檔次?都是要思考的發展方向。未來有意申請文創基金,有信心不斷擴大影像科技的應用面,並推動到文創產業當中。不少年輕人對行業有興趣,本地不少自由工作者也有這類技術能力,都有利業發展。

青企診斷: 標榜本地設計爭取訂單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影像科技現時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大型主題活動,以展示光影藝術為主體。二是以影像科技輔助宣傳推動商業活動。大型主題光影活動主要由公營機構或大型博企主導,客源寥寥可數,須不斷創新設計給予客戶新鮮感。雖然客人不是重點考慮價錢,但技術、變化、設計等要求比小型商業客戶高,很多時候海外團隊就會成為佰家影像主要競爭對手,因為演出經驗鄰近地區企業肯定比較多,本澳這類型高端影像科技生意仍比較新,傳統的舞台燈光經驗又未能夠滿足大型客戶的要求。

所以這類型客戶應該經常主動展示公司的設計和服務,標榜本地化設計和本地化服務,嘗試推出長期但多變的計劃予大型客戶,例如一些博企或博物館的長期、但定時變更設計的計劃,這樣便可以維持長期訂單、持續訓練員工和作為其他客戶的真實展示區。接觸公營客戶可以着眼純本地企業和澳門設計,這會是很多公營採購的考慮因素。

中小型商業活動方面,客人很少主動接觸影像科技,又不容易直接接觸,價錢往往是他們主要考慮因素。

宣傳上可以嘗試和婚宴活動、公關公司合作,作為整個活動策劃的表演配套,但必須提供高端服務,價錢可能比直接和商戶接觸低,但勝在可以爭取較多曝光率。因為單一的影像科技很難直接取悅客人,在澳門也算是新興行業,需要較多其他配套爭取客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