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5年8月24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回流青年百萬開物理治療中心】
腰酸骨痛經常困擾都巿人,要診治不少人會率先想到睇跌打,但近年流行物理治療,可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帶來的不舒和動作不順。培康物理治療中心總監阮志鵬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兩年前在澳投資一百萬元開設物理治療中心。他表示,由於一直喜愛排球運動,加上在台灣修讀物理治療專業,助他踏上物理治療師行業。
青創計劃助推開店
阮志鵬大學時期已規劃開設物理治療中心,由於澳門沒有主修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大部分物理治療師都是從台灣學成回流的澳門人。他畢業回澳後,曾在科大醫院工作一年多,其後有機會到內地為國家女排名將王一梅做康復治療,更到處跟隨出賽,積累了不少經驗。一年多後他選擇再次回澳發展,正好當時政府推出青創計劃,加上澳門物理治療專業剛起步,發展空間大,各種因素驅使下,他開設了自己的首間物理治療中心,希望將台灣累積的經驗應用在澳門。
該中心主診骨科病患、扭傷、肌肉拉傷等,配合儀器治療、手法治療及運動治療,強調不打針、不吃藥,以人體動作結構伸展方式治療。治療及康復時間視乎病患遇到的問題複雜度,客人年齡層主要是三十至五十歲,也有學生及運動員,平均每星期可處理一百名病患。
澳門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物理治療中的預防醫學也顯得相對重要,不過,大部分人對自己身體機能存在問題並不理解,尤其是長者,未知可利用物理治療加強肌肉力量及平衡身體,減少跌碰受傷,這方面意識十分薄弱,所以目前最重要是先讓更多人了解何謂物理治療。
申牌照不便憂加租
醫療行業客人口碑是最佳宣傳工具,而且物理治療有別眼科及皮膚科等,病患出現問題會自動自覺找醫生診斷,但物理治療難從名字中直接聯想診斷需要,平時只能透過講座宣傳。為了增加關注度,他偶然會撰寫文章教人如何保健,早前亦與澳門某教育中心簽署了合作協議,希望能合辦健康講座,將教育及物理治療相結合,令其更加普及化。但現階段只是訂立了初步合作框架協議,具體內容及推廣方式未有落實。
澳門政府逐漸重視修讀物理治療專業的人才,越來越多人願意從事該行業,現時中心物理治療師人手基本足夠。但經營最大困難反而在於領取牌照,需要走訪多個政府部門遞交文件,相關程序需時較長,極為不便;其次是擔心加租,物理治療過程需要一定時間,而且要有較大的空間讓病患作伸展。首間店地方有限,現正籌備第二分店,可容客量是之前的三倍。
每間店開業前都需要花費大筆金錢在裝修上,若然舖租升幅過大難以維持,變相造成浪費,加大了經營難度。
青企診斷: 拍網絡短片 推物療計劃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大部分人心目中,物理治療一般都有醫生轉介,很少人會懂得主動尋求物理治療來治理症狀,更不用說利用物理治療來做醫學預防,正正因為這樣,這個行頭的發展空間可以很大,因為市場還未有被充分發掘出來。
要讓物理治療普及,首先要讓大眾了解到物理治療的功效,並不只是單單受傷了才需要,物理治療還可以透過一些物理動作、肌肉鍛煉、按摩,以及儀器的配合來達到一些身體機能衰退的預防效果;這次個案已經洞悉到需要多加宣傳才能普及物理治療,其實除了相約團體做講座、寫文章外,對大眾宣傳還可以透過拍攝網絡短片來加以解釋物理治療和強調重要性,這種方法可以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尋找到相關資料,突破舉辦講座的時限性。推廣方面,可以主動聯繫各體育會,為他們訂做一些針對不同運動的物理治療,因為很多時候澳門運動員都是業餘性質,可能會忽略到重複性動作對身體的傷害。
老年人對物理治療的接受,可以在傳統社團如坊會等推廣,因為他們一般擁有大量潛在客人,講座可以讓他們了解到不一定受傷或醫生轉介才需要物理治療,預防醫學也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