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日台潮品顯獨特性

已刊登於2015年9月28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三青年400萬首試藥妝店】

過去幾年博彩旅遊業高速發展,吸引不少旅客來澳購物,藥房隨處可見。有年輕人創辦藥房加入市場競爭,“18藥房”總經理李兆敏表示,該店走日台風格藥妝店路線,針對年輕消費者,並顧及外籍人士需要,同時透過電子商務拓展內地市場。不過,創業遇上經濟冷風,多少打亂部署,要推遲開分店計劃。好在正式營運三個月,每月生意都有增長,現時要鞏固業務,迎接下一輪增長。

提供健康資訊意見

李兆敏本從事市場、行政工作,因合作伙伴持有註冊藥劑師牌照,且看好藥房前景,故三人合資約四百萬元開設藥房,經過選址,最終落戶氹仔市中心區作起步點。藥房在本澳須持牌經營,所有藥品有嚴格監管,令營運成本較其他零售行業高,故藥房投資額較大。正由於加入門檻高,新加入競爭者有限。

考慮到藥房市場競爭不小,總有一間係左近,部分更是連鎖經營,因此店舖須在定位上作出調整,樹立新式藥房形象,營運模式主要參考日本、台灣的藥妝店。除了藥品,也有銷售保健產品、日常用品、護膚品等。合作伙伴會駐場為有需要的消費者進行血壓、體重、體脂等簡單身體檢查,提供健康資訊和意見。此外,近年本澳外僱增加,當中不乏外籍人士,店舖亦考慮吸納這批顧客。同時,定時了解外國市場資訊,結合本地年輕消費者的愛好及實際需求,特意從外地引入較特別的產品。雖然這些產品價格較一般產品高,但年輕消費者較少計較價格,更注重產地來源、當地品牌知名度及功效。

建網站訂購日用品

科技發展,電子商務技術條件越趨成熟,為零售店打破銷售地域界限。店舖透過電子商務平台拓展內地市場,內地顧客可以網上訂貨、透過支付寶、微信錢包、電子銀行支付費用。由於藥品進出口受嚴格監管,所以顧客祇能網上訂購日常品。近年內地來澳工作外僱較多,對澳門產品較有信心,會特意到網站訂貨,然後送往珠三角,甚至遠至東北地區給家人使用。

不過,由於本澳乃至內地、全球經濟環境逆轉,加上訪澳客量減少、旅客消費下跌,店舖正式開業三個月情況沒有預期理想,打亂部署。原本有意開第二間店舖,現暫時擱置。幸好營業額有逐月上升趨勢,惟未能完全做到收支平衡。此外,去年籌備創辦藥房,舖位租金較高,現時經濟逆轉,主動與業主溝通減租,業主亦願意,有助降低成本壓力。面對經濟逆轉,店舖需要練好“內功”,明年下半年待多個新大型項目開業後,預期旅客會回升。畢竟澳門對於內地居民仍有新鮮度,經濟環境料亦會改善。

青企診斷: 引日台潮品顯獨特性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藥房競爭十分激烈,利潤不高,澳門連鎖藥房已提供顧客自助選購,還有香港的保健產品連鎖店在澳門競爭,要突圍而出十分不容易。今期個案藥房所在的同一條街上,已經有其他連鎖和非連鎖藥房競爭,要突出需同時提高產品和服務。

產品方面,除了受歡迎產品,還要發掘獨家產品。現在售賣大部分藥品和保健產品都需要和其他連鎖店舖競爭,而競爭的往往是價格和方便性。連鎖店在價格和方便性方面有優勢,故個案藥房必須要有比較獨家的產品。店主參考日台藥妝文化,可以尋找一些當地比較流行、港澳還未大幅引入的產品,以增加個案藥房的獨特性。

服務方面,設網站的做法在本地藥房中比較少有,網站設計簡潔、價錢清楚,可讓消費者預先查閱價錢,但可能網站當在建設階段,故圖片不夠多。另外,目前透過網站提供網購服務,可能受制於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澳門還未實行,店舖也沒有和國際支付系統合作(如信用卡等),顧客須先到銀行入賬再送貨,讓網購變得沒有意義。對於一個新店舖來說,更難取得消費者信任。故建議政府盡快落實第三方支付平台,讓澳門盡快加入電子商圈,讓更多本地企業能夠和鄰近地區競爭。

店主原本打算開第二間店舖,但受外圍經濟氣氛逆轉而打消念頭。其實,計劃開第一間店前,創業者已需要有面對經濟逆轉的計劃。經濟逆轉有危也有機,機是租金、人工有可能降低,一些槓桿比例較大的競爭者很快會退出市場;危則是營業額會下降,預期收入比較低,店主應該保留一定量的現金流應對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