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賣分成可深化合作

已刊登於2014年12月15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百萬買手店吸納新晉設計】

       女士天生愛打扮,不少人夢想成為時裝設計師,但最終能夠真正實現的寥寥無幾。“我的模室”(Falla Moda)負責人兼時尚買手馮心妍亦有着同樣的夢想,學成歸來後兩個月前投資逾百萬元,從世界各地搜羅具特色的新銳品牌,並為本地設計師提供寄賣,開業兩個多月來尚可收支平衡。

        馮心妍一直熱愛時裝,大學時遠赴英國主修時裝設計,本來打算繼續深造碩士,可惜未考取第一志願,退一步選擇攻讀時裝營銷。讀書過程艱辛,老師要求很高,尤其大三那年,老師要求提交整個系列服飾設計圖,由染布到設計,每個計劃都要畫近千幅圖,整個禮拜不眠不休才完成。幸好當年老師高要求,才讓她打好基本功。後來實習時,最開心有機會認識到很多時尚界的設計師朋友,建立廣闊的人脈網絡。

成功洽談逾十品牌

歐洲及內地的上海、北京、南京、廈門,以至亞洲,其實有很多“買手店”,憑眼光入貨。澳門至今仍較少類似店舖,零售市場除了一線品牌,就是大衆路線,較欠缺特色。馮心妍學成歸來後,決定在澳門開設“買手店”,從英國、美國、德國、意大利、韓國、上海、北京等地物色具潛力的新銳品牌服飾、鞋履、眼鏡配飾等。

現已洽談了十多個品牌,她說,澳門公司要得到海外品牌信任並不容易,祇有用誠意打動客商。亦有失敗情況,如部分品牌商對代理要求很高,必須同場或附近有某些品牌,以證明品牌檔次等。除了外地品牌外,該店亦為本地設計師品牌提供寄賣服務,售出後分成,但首要設計與該店風格、感覺一致。

月入六萬收支平衡

開業至今兩個多月,初時以曾經出國讀書的客戶較多,因為他們對“買手店”較有認識;不同年齡客戶各有要求,年輕具消費力一群,對品牌很熟悉才會購買,年長的講究質料。試過有六十歲客人購買潮流“煲呔”,讓她好驚喜。亦因為認識一位香港造型師,吸引部分香港明星到該店消費。現時客人平均消費3,000-4,000元,生意額視乎季節,換季生意額較高,平均每月約六萬元,扣除約四萬元租金及員工薪酬,暫時收支平衡。不過,無論消費力或客源仍未達到她要求,她對產品很有信心,惟知道該店客源仍較少。

今次是馮心妍首次創業,原本有意向政府申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後來有家人支持,便沒有向政府申請。她也不希望創業初期承擔太大財務壓力,目前難以估計回本期。未來希望透過微信吸引更多客戶,故打算向政府申請中小企網站資助計劃。

展望未來,待該店發展上軌道,有更多熟客認同該店風格後,會考慮推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設計品。推廣自己設計系列需要很多費用,故寧願從買手店做起。

青企診斷: 寄賣分成可深化合作

青年企業家協會認為,潮流時裝零售是很多創業者的選擇,因門檻低、不用特定牌照,容易開店。正因如此,競爭卻很大,包括獨立小店和連鎖經營服裝店。

今期企業主從“買手店”方向出發,好處是可以入一些比較獨特少有的款式,缺點是入貨比較主觀,有機會入了消費者不接受的款式。

店主修讀時裝設計,對潮流有認識,可以盡量和不同的本地設計師合作寄賣。尤其新晉設計師,賣出才分成可減低入貨成本;尋找有潛質的加以深化,加強與自身品牌的合作,慢慢淡化一買一賣賺取差價的模式。

財務方面,雖然有家人和自身資金支持,仍應該申請所有政府提供的資助和補貼,尤其剛創業,可申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等免息分期貸款,最長可攤分八年還款,省下自身金錢以減低即時負擔,又可保留作周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