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來越多人追求生活健康,飲食是重要部分,健康食物市場更是方興未艾。有創業者目睹商機,夥拍專業運動教練,投資200萬開設營養食物咖啡店,向客人灌輸健康飲食觀念,預計一年回本。未來會增加更多外賣及於氹仔開設分店,亦考慮與健身室合作,提供外賣餐盒。
Healthy Habits superfood café負責人沙若翰(Joao Ricardo V.Areias)表示,他早年開始健身,關注健康飲食習慣,後來認識了專業健身教練,會因應學生需要烹調食物,一拍即合,合作開店。他直言,健康食品在外國及香港都很流行,但在澳門則是新市場,看好行業發展商機,開店希望讓食客明白,健康食物都可以很美味。
開業首月收支平衡
該店雖然籌備多時,礙於牌照,等候了近七個月,增加不小租金壓力。近一個月前正式開業,現已收支平衡。其實未開業時已經有不少食客在臉書專頁查詢,開業初期客戶很接受,反應超乎預期,最初數天午市全部爆滿,加重了廚房壓力,現時已適應。該店申請了政府的青年創業援助計劃,雖然祇有30萬元,但都可以幫補一下。
餐單由運動教練調配,不同卡路里配搭,迎合不同食客需要。現時有十多款食物,配搭上注意不同肉類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蔬菜,包括牛肉漢堡、素漢堡、超級食物沙拉、夏威夷三文魚拌飯等,都較受歡迎。現時人均消費約130元,推出早餐及午市套餐,都是百多元。
該店食物都由香港及美國進口,蔬菜選用香港進口有機蔬菜,成本較高,但他們對食物質素有要求,必須新鮮。外賣餐盒會立即密封並加標籤,標註生產日期,確保客戶掌握食物出品時間。
冀延長時間增分店
現時面對最大困難是人手不足,由於配額有限,本地人又不願加入行業,所以祇能經營早、午餐,營業至下午四時。他希望未來可增加人手,延長營業時間,增加晚市。未來希望與健身室合作,以外賣形式銷售健康餐盒,相信市場很大。
下一步計劃在氹仔開設一間面積較大的分店,前提是要有足夠人手,對市場需求是充滿信心。長遠而言,該店希望為客戶度身設計餐單,滿足更多不同客戶健康需要。
半年蜜月期 推優惠引客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表示,個案以健康餐單作為賣點,目前銷售對象為健身愛好者。鑒於客群在澳為數不多,且愛運動者也不是每個人都注重飲食,加上部分人對健身菜單仍沒有足夠認識,如果經營只專注單一客群,日後可能會出現不確定性。一般而言,餐飲行業蜜月期普遍為三個月至六個月,建議經營者在這段時間尋找更多對健康菜色有興趣的客戶,例如學生、上班族等。
要吸引新客戶群,除菜色獨一無二,還要價格相宜,尤其早餐和午餐,否則難以擴大顧客群。建議推出價格較低的餐單及學生套餐,或推出幾個優惠方案,增加顧客消費意願。另外,可嘗試推出不同類型的產品,如10人以上到會餐點,可為公司帶來更多收益。口味方面,一般人認為健身餐味道較為清淡。針對這一點,經營者可以推出不同風格和口味的菜色,讓消費者改變對健身餐的觀念。
推廣方面,開業前已開始在流行的社交媒體造聲勢,凝聚一定人氣。建議今後在更多的平台,尤其是手機平台上宣傳,增設手機外賣落單。另外,建議透過不同的網絡平台發文,講解健身菜單的好處,將健康飲食的觀念向大眾傳達,藉此增加與他們互動的機會,爭取更好顧客。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設有創業 / 中小企經營系列課程,包括“網絡營銷攻略”,歡迎中小企業主及管理人員報讀。
拓晚餐外賣增收慢開新店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與市場學副教授劉丁己表示,本次案例企業對未來發展方向清晰,重點在於執行,針對經營者的規劃與問題,提出建議:
第一:增開晚餐時段增加營收:舖租貴,有實體舖要好好運用。毫無疑問未來一定要增加人手,延長營業時間。如請正職難,先從兼職開始。一般消費者晚餐支出是三餐中最高,只要有晚餐時段,保證業績至少增加五成以上。要是有晚餐時段,不少人就會運動之後來消費。
第二:拓展外賣市場與機構團購:(a)外賣一定要開拓。經營者提到和專業運動教練一起投資創辦的營養食物咖啡店,重點在於向客人灌輸正確健康飲食觀念。不只推廣“吃的健康”,更連帶談到“活的健康”。可以為消費者創造便利,根據需求提供方便的健康餐盒外賣或配送,定能帶來商機。如能針對外賣市場,尤其是從健身房、學校、企業合作開始,業績會大幅進步。但目前定價不算便宜,若要進軍外賣市場,可能定位上要有小小調整。(b)外賣市場中有一個重點,機構團購。一般講外賣,指的是無固定合同的零售外賣,如能夠和企業、學校、或社團等機構簽約,例如每周提供一次健康午餐團購,業務會更加穩定。
第三:氹仔大面積實體店可以再等等,列為長期計劃,但不是當務之急。目前經營者在資金、人力兩方面都有一些限制,與其急着開分店,不如先努力開拓晚餐堂食,以及外賣餐盒業務,等到現金流非常穩定,人手足夠,再考慮氹仔分店。
做好管理保持財政平衡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今期個案作為新興營養食物咖啡店,開業頭幾天已爆滿,捉穩首批客戶成為忠實客戶,再以舊帶新擴大客源,為此須有優質服務及最重要的高品質食物出品;其次,網絡推廣成必要手段;再者,通過客戶消費分析擬定相對應措施,吸引新客戶,維持舊客戶。
作為一家新開店,由於人手及成本限制,拓展外賣市場將成為發展的另一渠道。都市人生活節奏緊湊,外賣已成為生活習慣。外賣將會成為重要市場,縱觀過往情況,外賣注意以下幾項:1、質量。該店食物由香港及美國進口,蔬菜選用香港進口有機蔬菜,對食物質素有高要求,必須要新鮮。外賣餐盒,立即密封並加標籤知識生產日期,確保客戶掌握食物出品時間,確保高資料。2、效率。需要外賣的客人都屬於生活節奏緊湊的人,外賣必須及時。3、合作。與健身室等場所合作,提供外賣服務,以及合作開新店,增加客源開拓新市場。
該店一個月前已收支平衡,目前已經考慮開設分店。由於品質要求嚴格,貨源成本相對較高,加上租金、人工等成本高企,對發展帶來一定壓力。雖然該店已申請了政府的青年創業援助計劃,財政上需要保持收支平衡,避免過度借貸帶來沉重利息壓力;人手分配要做好規劃,人工支出佔據成本較大份額;高品質食品對新鮮要求嚴格,做好分析避免存貨過量導致品質偏差。上述幾點都與財政直接掛鈎,做好準備將無往不利。
與健身中心合作擴銷售面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西式健康營養食品在澳門算是比較新的行業,隨着大眾運動和健身的流行,健康飲食習慣隨之興起。不過,由於材料成本比較高,所以售價比較貴,需要慢慢讓客人適應。
經營上,由於新開業午市時基本會爆滿,澳門租金和人力成本比較昂貴,很難只靠堂食維持,建議多設計一些容易外帶的外賣餐,同時和其他健身中心合作,擴大銷售層面和營業額,以降低食材等整體成本。這類食品一般比快餐和傳統食品價格高,但客人忠誠度亦較高,所以須盡快在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前,抓住客戶市場。
另外,外賣在未來是否更加重要?其實雙線並行更重要,畢竟外賣和堂食選擇和感受體驗不能相提並論,澳門的高成本環境不能靠單一模式運作。未來擴展可以考慮增設中央廚房準備外賣餐盒和部分原材料,店內則盡量簡化烹調程序,比較容易控制各分店的品質,財政上比較有充裕準備,例如可以多預算幾個月因店舖未能按時開業而增加的成本。因很多時候開店時間比計劃長,無論裝修、發牌等不同細節,很大機會和計劃有出入。
經營三問:
(一)如何發展更多客源?
(二)外賣會否是未來較重要市場?
(三)該店有不同擴張計劃,財政上要注意甚麼?
(一家之言)加息周期將至防範風險
隨着美國、中國先後公佈進口商品徵稅清單,標誌着中美貿易戰乃至全球貿易戰即將展開,甚至會隨着時間而升溫,威脅全球經濟復甦。發達經濟體嚴陣以待,新興市場受到衝擊更不容忽視。
雖然中美先後就貿易問題進行三次談判,且一度發出正面和解訊號,但特朗普個性反覆無常,商人本色盡顯,貿易談判可謂“認真就輸了”。美國早前已對歐洲、日本等傳統盟友就鋼鋁商品徵收關稅,倘對華豁免關稅,相信國際、國內都會引發連串質疑聲音。因此對華徵稅雖然令市場失望,但未至於完全超出預期,也不能稱得上“黑天鵝”。
隨着美朝峰會順利落幕,美韓軍事演習有望結束,東北亞地緣政治風險暫緩,今年最大的風險變數非全球貿易戰莫屬。雖然貿易戰爆發已有跡可尋,市場已有所準備,但貿易戰波及的層面、覆蓋範圍仍待觀察,故必須因應局勢發展制訂應變措施。
貿易戰其中一個直接影響是刺激物價上漲,倘徵稅層面不斷擴大,連鎖效應下最終會拉高通脹;與此同時,美國聯儲局在日前議息聲明中,將今年加息三次的預期改為四次,加上貿易戰對通脹造成的未知變數,加息步伐提速幾無懸念,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做好準備。
港澳銀行今次仍未隨美國加息,但低息環境不可持續,加息已無可避免,特別是未來兩至三年美國仍處加息周期,港澳銀行加息亦非只有兩三次,屆時融資成本上升、樓市供款增加,對個人財富、資產價格、營商環境掀起的影響有幾深,至今難以估計。
金融海嘯爆發至今已有十年,各國為應對金融和經濟危機實施量化寬鬆,環球熱錢充斥前所未有。如今熱錢派對結束,面對的收水潮也沒有歷史可供參考,祇能因時度勢,隨機應變。投資者特別是今年趁澳門政府放寬首置樓按比例而入市的首置人士,需要做好風險及供款增加的壓力負擔評估,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大風浪。
(來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8-06/18/content_1273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