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5年8月17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三青年二百萬開兒童天地】
兒童樂園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園地,可以和家長一齊盡情體驗互動遊戲帶來的樂趣,有助家庭和諧,親子同樂。“童樂樂”可能是近十多年來澳門區首間新開的室內兒童天地,面積約五千呎,遊樂設施區約佔三千呎,分為三歲以下兒童專區、遊樂區、休息區及派對區四部分。該中心去年十一月底開始營業,現時已有近三千名會員。三名青年合力投資近二百萬元,現時回本近六成。每月營運成本逾十萬元,基本收支平衡,希望兩年內可回本。
執行董事張楚介紹,澳門回歸後經濟發展迅速,但本地社區康樂設施配套未夠完善,室內兒童天地僅大型娛樂場酒店有。有見及此,希望為本澳兒童及家長打造一個安全、衛生、好玩的室內遊樂天地。遊樂區適合十二歲以下兒童及家長陪同玩樂,留意到本地雙職家庭較多,父母未能騰空陪伴子女,故特意不設置電子遊戲設備,冀透過一般遊樂設施增加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及接觸,小朋友亦可透過互動體適能運動鍛煉身體。
營運不菲會員引薦
行政董事鍾添漂指,“童樂樂”位於678文化創意園內,鄰近學校和居民區,給家長感覺安全放心。相比一般社區玩樂設施,優勢在於玩樂面積較大,採用高質量、安全無毒的設施,包括滑梯、彈床、波波池等。設施的設計、服務人性化,所有尖銳、金屬的角邊都被海綿包裹住,以防兒童碰傷,工作人員會定時檢查和保養維修。職員除了在現場維持秩序,亦會與家長交流,聆聽他們的需要。尤其重視衛生問題,特別購置七台紫外線燈,在凌晨時段消毒殺菌。另外每日會花費兩小時清潔,每周一更會停業進行大清潔。
每月營運成本不菲,他們坦言所需場地面積大,樓底需要相當高度,現時租金高昂,壓力頗大。礙於現行法例滯後,經營模式受阻,不能對外開放,要成為會員才能享用設施,現時主要是透過會員引薦和面書宣傳。共有八名本地員工,暫時沒有申請政府創業援助和聘用外僱。
組合消費一百多元
現時收費按每兩小時一小童及一位成人組合約一百多元。除了使用玩樂設施,在休息區,家長還可自帶食物享用,以及和小朋友分享閱讀樂趣。中心還代理台灣兒童益智產品,供家長選購。派對區則用於舉辦生日派對等活動。每個月至少舉辦五個生日會,若包場會提前通知會員。為貫徹回饋社會理念,中心積極接觸本地慈善團體,提供資助及舉行義賣活動,支持慈善團體開辦的超市,並不定期以成本價讓兒童慈善機構進場活動。
他們指,未來將會不斷更新遊樂設備,給顧客帶來新鮮感。待生意上軌道,有計劃另覓場地開分店,期望可進駐公屋群,如湖畔大廈、青洲經屋等,拓展客源。
青企診斷: 增收費課程 有別博企樂園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與近年流行的室內遊樂場地如足球、滑雪、棒球場、遙控車場一樣,由於租金和地理環境關係以工廈作為選址,由於比較新穎和澳門活動場所比較缺乏,一般都能維持。今次個案為兒童室內玩樂場地,博企亦有提供類似設施,故競爭不小。尤其不能在硬件上直接比較,因博企兒童遊樂場地都是配套,硬件上有的是資源,服務上則沒有太多,例如興趣班、產品售賣等。“童樂樂”需要側重這方面才能夠突圍。
另外,該區停車比較困難,但可以發展成一家社區性的兒童遊樂場,重點吸納區內客人。價格與博企兒童遊樂園相若,建議把入場費用往下調,但增加收費課程和幼兒教學產品售賣。要區別博企兒童遊樂場地,需要以各種不同的興趣班、課程、教學產品來做配套。
宣傳上可以嘗試和學校聯繫,以較相宜價錢,作為年齡較小學生的實地考察旅行(Field Trip)地點,讓更多人認識,並可盡量利用上學日較淡靜時間。另外,個案企業不定期為慈善機構提供資助,對於宣傳是非常好的幫助。資料顯示暫時未有申請政府任何資助,其實,每家企業宜盡量利用好支持企業的渠道和方法,包括青創援助計劃、環保節能基金、中小企援助計劃、網站支援計劃等,所有合資格的資助都應該申請,以減輕企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