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香園堅守品質 創新發展

已刊登於2014年3月6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扎根澳門八十載

 咀香園堅守品質  創新發展

“開心暢遊在澳門,經典手信咀香園。”是旅客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成立於一九三五年的老字號餅家咀香園,可謂澳門旅遊業的一塊生招牌。在近年人資、租金及生產條件制約下,咀香園仍不斷創新發展——二〇〇四年創辦另一家手信餅店十月初五餅家;二〇一一年伙拍澳門佳作開設官也墟,結合手信及文創產品,發掘推廣更多澳門設計。企業長青發展,都是現任掌門人黃若禮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

站僱員角度互位思考

咀香園陪伴澳門走過近八十年風雨兼程,目前設有十三間分店。董事總經理黃若禮表示,咀香園根基上佔優勢,但近年在人力資源緊缺、租金高企的大環境下,同樣難以獨善其身。但他坦言,最艱難的時期已過去。

十年前大型博企剛落成,招聘潮對本地中小企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人資市場重新洗牌,年輕勞動力供不應求。為留住人手穩定經營,要因應市場採取多項策略。

他說,站在僱員角度互位思考,除最基本的每年或每半年檢討薪酬福利,更顧及部分員工照料家庭需要,改善上班時間及工作環境,提供晉升機會,投入更多培訓資源等,期望拉近與博企的距離。

僱員每年加人工,公司業務須趕上。幸好手信最受惠於旅遊業,面對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生產規模要同步。但澳門寸金尺土,工場擴容談何容易?

堅持澳門製造保品質

咀香園在澳門設廠廿多年,始終堅持澳門生產,無考慮轉移內地。在內地生產,成本無疑下降,但澳門品牌、澳門製造才是品牌核心,也是咀香園的賣點。黃若禮相信旅客會願意在合理範圍內多花少少錢,購買更地道的產品。且澳門生產亦方便採購和入口各地優質材料。

食品企業社會責任重大,除政府監管及符合所有衛生條例,很多時候靠人的道德意識。黃若禮多年來親力親為,閒時到工場走一轉。他說,澳門有良好的飲食文化及品質要求,好的產品口碑很快家傳戶曉。8萬平方呎工場,約有200名人手,透過機械化不斷優化提高產能,部分工序仍堅持人手製作,在追求量產的同時,亦保留傳統口感及風味。

展望未來,澳門發展前景清晰,路氹新博企項目落成,金光大道擴容,旅客數量穩步增長,咀香園會緊隨城市發展步伐佈局分店,制定培訓策略保持服務質素及出品,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