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女婿三十萬創業賣家品

台女婿三十萬創業賣家品

 

隨着本澳消費者生活質素提升,對生活家品需求增加,然而本澳市場上選擇較少。At Home負責人George目睹市場空間,數月前投資三十萬元開設家品店,主要銷售日式廚具,現時定價較相宜,希望先吸引消費者注意。已吸引部分熟客,希望未來引入更多不同品牌的家品。

George是台灣人,因為太太是澳門人,婚後決定來澳生活,轉眼已十載。他熱愛生活家品,尤其是餐具,過去在台灣生活或旅遊時都會選購,尤其喜歡日本的。有感澳門市場選擇相對較少,祇有部分歐美品牌家具,但價格較高,未必適合大部分家庭購買。

供應創需求要培育

就讀廣告專業的他,觀察力敏銳,一直覺得澳門很缺乏家品這片市場。工作一段時間後,決定創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當時太太都提出憂慮,認為澳門人習慣回父母家食飯或家傭煮飯,更多是外出用膳,對餐具需求不會太大。但他就認為,這正正代表市場很大,因為有供應就會有需求,當創造需求後,市場可以擴大。

消費者開始關注餐具擺設時,自然就會希望將家裡佈置得更舒適。開業兩個月來,不少客人都向他反映,很喜歡這些日式家品,以往都會在台灣、日本旅行時購買,現時在澳門可以購買。證明潛在市場,祇是本地沒有供應。

未來可能會調整餐具比例,最初八、九成是瓷器,因為日本、台灣祇賣瓷器餐具都可以生存下去。但澳門客人到店裡,目睹餐具會讚賞很美,但未必會購買,所以打算調整比例,增加家品類產品比例。如同店名At Home,就是涵蓋不同家庭用品,但以餐具佔比較多。

他強調,該店並不是要打價格戰,要開拓市場定價自然要較實惠,與台灣定價相若。但澳門租金較台灣貴很多,可以想像利潤很微薄,希望可藉此吸引更多消費者注目。澳門人用餐習慣一家人“三菜一湯”,喜歡用大盤、大碟,較精緻或中小型的餐具不知道如何善用。還有對美感的培養,市場仍需要教育。如他向客人講解可以擺放那種小菜時,客人就會購買。

開業三天遇上風災

該店位於渡船街附近,八月二十日正式開業,開業三天卻遇上“天鴿”風災,幸好很多產品都放在較高的櫃上,不過部分電腦設備卻“泡湯”,裝修亦毀了。好在透過申請政府的災後補助金,可解燃眉之急。經歷風災後,經營漸恢復正常,目前不計算自己收入,尚算收支平衡,暫時未有資金壓力,目標是三年後回本。展望未來,希望隨着客人對餐具的接受程度增加,引入更多不同品牌,豐富澳門人的生活家品市場。

經營三問:

(一)該店如何進一步開拓市場?

(二)如何增加家品市場的吸引力?

(三)應如何做好收支預算?

宣傳小孩家品  引家長消費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澳門做零售十分困難,除了人資和租金成本高昂,還有網購帶來的衝擊。今期個案以台灣和日式餐具、小家品作賣點,宣傳上應盡量突出以澳門比較少這類型產品,價格比歐美品牌產品低,設計適合亞洲家庭等做賣點。作為實體零售店,能夠讓客人可以感受和觸摸產品的設計和質感,是和網購最大的不同之處,應該在宣傳上盡量強調。

增加家品市場吸引力方面,由於澳門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夫婦,使用這些家品和餐具的責任或權力落在家傭身上,推廣上會比較困難。可以嘗試先由小朋友的相關用品開始,因為就算雙職人士很繁忙,也會多注意和願意花心思在小朋友身上,讓小朋友產品帶動成年人市場。此外,一些辦公室用或循環再用的外帶飲料器皿也較受歡迎。

財務方面,開業不久比較難預算每月生意額,應該注意流動資金狀況,比如不要把大部分資金壓在存貨上,盡量做到貨如輪轉。售貨比預期慢就要調節價格,或調動貨架,把去得比較慢點的放在當眼位置,以免顧客覺得來去都是那些貨品。

設計擺放場景短片吸客

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面對澳門市場,個案企業主應先針對年輕的消費群體,尤其年輕夫婦。店主提到澳門人用餐都習慣一家人“三菜一湯”,喜歡用大盤、大碟,這主要是傳統家庭的習慣。但現在年輕夫婦一般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對生活的質量也比較講究。

店主也提到向客人講解可以擺放哪種小菜時,客人就會購買,說明只要做好宣傳,增加大家對美感的培養,大家還是很容易接受的。店主可以利用自己的專長,針對此類人群,設計適合餐具的菜單,設計不同的場景,做成短片。可以在店舖內循環播放,還可以將短片放上互聯網,例如Facebook、微信等,還可以經營網購。

開業三天就遭遇風災,雖然通過政府的援助計劃解決了燃眉之急,目前在不計算自己收入時,只維持收支平衡。店主應該注意,這種狀況維持下去,如果再經歷一次風災或其他狀況,將很難維持。店主雖然想通過實惠價格開拓市場,但面對昂貴的租金成本,除了通過宣傳增加銷量,價格調整也有必要。政府還有多項中小企援助計劃,結合銀行融資產品,可以幫助中小企盤活營運資金,將資金用在各項預算上。

找準定位建立品牌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管與市場學副教授劉丁己表示,本次案例從市場競爭與經營方向來看,面臨十字路口。目前剛開業有空間調整定位。從品牌建立過程分為短中長期,案例企業處第一階段,要在短期內(三年內)建立品牌度,基本的營銷步驟參考:

找出自身獨特市場定位,做為品牌知名度的主要訴求。雖然企業是市場新兵,到底特色和差異點是甚麼?問題想清楚了,就能找到市場定位。舉例來說,歐美品牌價格較高,宜在這個獨特賣點上多做工夫,強調日本品牌的設計和價值,讓消費者有物超所值的感覺。

根據品牌價值主張定位。廚具、餐具或是有價值的家庭用品,要強調廚具或餐具本身的“安全、環保、衛生、無毒”或是“品味、 風格、設計”,哪個才是日系產品的主要優勢?可以多加思考。另外,服務質量也是關鍵,例如:服務人員是否用心介紹店內產品?根據品牌價值主張,目前看來走的是“利益相同,但價格更低”的適當讓利方式。如果產品確實屬於中價位以上,那可以考慮“利益更多,但價格更高”的中高端路線。拓展市場是一個年輕品牌的首要任務,利潤可以放在後頭考慮。

宣傳和促銷並不能少。主題式促銷頗受消費者喜愛,但是否適合目前品牌定位和風格,要思考。清貨促銷不適合剛剛開業的店舖,但定期推出“划算的特色家居小物”刺激市場,是不錯點子。網絡和臉書上的信息可更豐富,建議除了傳統促銷宣傳,加強網絡宣傳。

撐過“損益兩平點”才算賺錢

曾看見不少新創企業最終未能存活,不是生意不好,而是資金周轉不靈,或始終沒有真正賺過錢,建議創業者須掌握正確的財務管理觀念及知識。

首先,創業階段有不同財務規劃重點。準備創業時,重點估算創業資金及如何籌措;營運後,重視如何維持現金流量穩定,如何更快達到損益兩平點。

所謂“黑字倒閉”是明明有收入、有營利,現金流量不足而倒閉。一家零售店無可避免面對入貨和出貨,掌握存貨管理和應收/應付帳款管理的技巧,並學懂透過現金流量表去留意資金進出。一方面足夠存貨滿足需求,存貨過多,可能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入貨後支付“應付帳款”,待售出商品才能套現(甚至要在售出後再隔一段時間才能收到“應收帳款”),期間會影響零售店資金周轉。

一盤生意何時開始賺錢,營業額能撐過“損益兩平點”(即營業額必須達到多少才能令收入和成本相等);創業者想辦法盡快達到損益兩平點,否則財務壓力越來越大。要理解生意的“損益兩平點”在哪裡,先要懂得甚麼是“固定成本”(即不管賣出多少商品都不會改變的成本,例如舖租、薪金等)和“變動成本”(即會根據銷售量而變動的成本),商品訂價至少要高於變動成本,否則“賣一件、蝕一件”,固定成本更不可能被攤平。

新創企業亦要準備周轉資金(一般以三至六個月所需的營運支出來預算)。為協助創業人士掌握財務管理的知識,生產力中心設有“新創企業財務須知”、“財務管理基礎”及“中小企融資技巧”課程。

(來源 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7-10/23/content_1216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