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登於2016年2月1日澳門日報A10經濟版
【港人百萬開一人火鍋 月賣千七個】
火鍋一向是寒冬進食保暖的恩物,親友們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鍋爐享受美食,閒話家常,份外愜意。市面上有五花八門的火鍋料理,諸多食法層出不窮,要有立足之地,還須不停鑽研創新。“一鍋風”精緻迷你火鍋專門店去年一月成立,來自香港的店主何國樑參考日本等地經驗,籌備大半年,投資近百萬元,主打健康、乾淨衛生、真材實料的一人一鍋。每月賣出約一千七百個鍋,目前已收支平衡,每月有盈餘。
旅遊轉飲食近旺區
從事旅遊業多年的何國樑經常到日本工作,發現一人一鍋定食大有可為。考慮到自己年紀漸長,不適宜到處奔波,意欲定下來在其他行業邁出新一步。由於在香港做飲食業經營成本較高,考慮到有家人在澳門居住,熟悉澳門情況,且一人一鍋火鍋在澳門並不普及,加上澳門創業門檻較香港低,決心在澳門創一番新天地。
店舖在白馬行銀座廣場附近,位處內巷,旺中帶靜。面積約三百六十呎,有十六個座位。何國樑稱,日本的一人一鍋比較清淡,湯底選擇少,故針對港澳人口味,設計了五種主要湯底,有日式、台式、韓式、中式等。早前因應季節變化,推出祛濕排毒土伏苓、月子雞、粥底等限時限量湯底,反應不俗。
套餐主要提供蔬菜盤、肉類和雜菌等。去年九月午市特別推出了韓式迷你泡菜部隊鍋。套餐定價六十多元,顧客意猶未盡還可另加其他配菜食材。他強調湯底用心熬製,選料天然,工序反覆,前後至少花費四小時。湯底是店舖的“秘密武器”,但其卻毫不吝嗇在臉書公開湯底製作過程,讓顧客放心食用。
人手缺季節影響大
他坦言,創業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如剛開業人手不足;火鍋受季節影響較大;午市時常大排長龍,但位置有限,顧客用餐時間在四十五分鐘左右,翻檯率不夠高,難免流失部分顧客;意欲增添更多湯底、飲品,但因廚房、雪櫃存放空間有限,暫時無法實現。
品牌優勢在於細緻認真,人均消費一百二十元左右。店舖聘請了三名員工,主要消費者為在職年輕人和附近學生。雖市面上火鍋店遍地開花,但他認為各自經營形式和主打路線不一樣,不擔心形成惡性競爭。
他指,有申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批出資助金額用於日常營運。半年前申請了《環保、節能產品和設備資助計劃》,一直未知結果。該店加入了推介飲食的平台宣傳,主要仍以社交媒體為主。去年十一月起消費滿一定金額,回贈現金券,顧客在臉書專頁按讚打卡可獲贈汽水。該店還不時參與公益活動,將部分收入捐出,冀在參與社會公益的同時達到宣傳效果。直言店舖發展暫未有新計劃,但將來定不會發展成放題形式。雖有擴充想法,但希望先維持現狀,待生意上正軌再作打算。
青企診斷:加開下午茶增盈利
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一人鍋在澳門雖有但不多,像今次個案的以套餐形式,主打清淡健康的則更少,應該繼續以此作宣傳。湯底選擇不需要太多,現時主打的幾款定時輪流更換就可以。小店形式經營,太多選擇反而給自己壓力。
營運上,因為座位比較少,而且火鍋用餐時間比較長,只能在時間上調節或調配。例如加開下午茶時段分流客人,盡量利用店面增加盈利。店舖雖然在旅遊區附近,但真正到達的人流比較少,所以非午餐爆滿時段,可能需要在附近派發傳單吸引新客或遊客。
至於如何提高晚市生意,該區晚上零售店舖關門後已沒有甚麼人流,所以只能把生意盡量集中在午餐、下午和傍晚。要提高翻檯率,可以嘗試給予折扣優惠於某時段內結帳的客戶。另外租金方面,根據開業時間推斷,可能在一四年時簽訂租約,所以相對現在來說比較昂貴,且該地點晚市會比較淡,不同新橋或北區是晚市比較旺的民生區。所以店主如果再發展,建議考慮多開或遷往民生區份。